我覺得人生到了一個時間點,會不想再讓別人決定把你導到哪一個地方去。這時候變成是自己要站起來,跟自己說要往哪邊走,要有勇氣做決定。
「Two roads diverged in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在公司裡,發出最後一封email跟一起工作的team member說再見,內容寫的是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寄出之後,Christine告別了工作14年的Ford Motor Company,選擇暫時落腳日本。
2002年,因為家庭因素,中斷了法國的學業回到台灣,面試了第一家公司就是Ford 。只有一次面試就決定了offer,進了採購部門。在台灣工作2年之後,被派到上海、接下來又被外派日本、德國,又回到日本、最後到了南京,當時擔任採購的Senior Program Manager,這一旅程一走12年多, 不僅破了台灣Ford 連續不間斷外派最長記錄,也破了外派德國最長記錄(5年4個月)。
然而, 在職涯的上升線、也在自己將邁入40歲前的一刻,Christine選擇離開。
為什麼你在如此順遂的職涯裡,選擇離開?
如果說一個人平均可以活80年,40歲等於是人生走了一半。如果把一生比喻成爬山,等於是爬到了山頂了。我突然覺得,上山的路我走得很急,有時候是因為自己的野心,有時候也是家人的期待,一直推著自己一路向前,最後才發現我沒有細看這一路的人生風景,少欣賞品味了人生的許多事物。
當時在Ford要離開的時候,很多人都來找我談話,包括總部的高層也都直接打電話來關切、提出許多別的職位或願意重談更好的條件讓我留下來。但其實談的都 是一些職涯的東西,像是接下來Ford在亞洲市場有多少投資,未來自己在公司的發展有多好,但是我知道這不是我現在追求的東西。
從我跟公司提離職到真正離開慢悠悠的花了整整五個月,就是因為我在提離職的時候並沒有開始找工作。因為我選擇離開並不是為了追求更高的career,不是 為了跳到另一家公司求發展。我只是站在人生的山頂,深吸一口氣,決定下山時要換條路走,而且這下山的路上要好好的欣賞一路的風景!」 (相關報導: 這是年輕人的時代,台灣企業需儘速交棒六年級生 | 更多文章 )
我覺得人生到了一個時間點,會不想再讓別人決定把你導到哪一個地方去。這時候變成是自己要站起來,跟自己說要往哪邊走,要有勇氣做決定。我過去的14年在福特的發展其實是順風順水地被推著走,所以這其實是我第一次決定走自己的路,我人生最勇敢的決定,就是39歲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