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南邊境省份雲南,來自緬甸北部中國籍入境者人數近日出現激增。據報導,他們大部分是在緬北從事電信詐騙或賭博的非法中國移民,希望回國「自首」,以免受到當局處罰。
但是,隨著緬甸新冠疫情自6月以來迅速惡化,很多與緬北接壤的中國口岸限制了每日入境人數,這讓很多人需要在關口等待數周。
「回國大軍」突然出現的原因是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多地陸續發佈的勸返在緬北從事不法活動的中國人的政策, 不聽規勸者面臨的處罰包括註銷戶籍。
緬甸撣邦(Shan State)北部的茂密叢林中存在著多個不受奈比多控制的政權和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中國官方媒體曾表示,這裏已成為中國電信詐騙集團的主要棲身之地,「從業者」超過十萬人。
等待入境
中國官方的「雲南共青團」在上周五(7月9日)發文稱,雲南省與緬北邊境相鄰的姐告、猴橋、南傘、打洛等口岸每天排起長龍,擠滿等待回國的人。
相關報導稱,由於大量詐騙人員從緬甸回中國自首,導致邊境小城瑞麗疫情防控工作難以負荷。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都是24小時連軸轉,「就單單現在從緬甸回來自首的人員,每天就有將近100多人」。
工作人員說,瑞麗市疾控中心有60多人,再加上聘用的40來個合約工,人手還是吃緊。

一名在緬北勐拉(Mongla)等待前往雲南打洛口岸的中國人對BBC說,當地像他一樣排隊回國的人有成千上萬,但每天只有150到180人左右通關名額,因此要等待很久才能過關。勐拉位於撣邦北部,與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為鄰。
「我們就是報了名之後等叫號,現在叫到一萬五左右了,但我是一萬八,所以最快也要等大半個月才能回,」他說道。
這名來自中國湖南的34歲男子稱,他於2018年初在朋友的介紹下偷渡前往緬北「打工」,現在由於擔憂被註銷戶籍,加之疫情後由於邊境管控一直沒有辦法回家,因此選擇回國「自首」, 但他聲稱自己在緬北沒有從事過詐騙或賭博等非法活動。
「沒戶籍了就等於你不是中國人了,在國內就基本上什麼都做不了,沒辦法辦銀行卡,電話卡都買不了,」他說道。「能不回去嗎?而且,現在(緬甸)這邊店都關了一半。」
「現在回去說是可以寬大處罰,罰個款就可以了,主要就是偷渡的事,應該是不用坐牢,」他補充道。
最初很多地方當局都給這些人設定了6月底之前回國的最後期限,但因為疫情也不得不延遲。
另一名在邦康(Pangkham)的中國人「阿黃」則表示,當地大部分從中國前來的務工者「基本上都凖備走了」,即使「要花不少錢」。邦康位於緬甸撣邦北部,由少數民族武裝佤邦聯合軍(UWSA)控制。
「要回來的話,要先在緬北這邊隔離5天,然後進入國門之後,在雲南勐阿那邊隔離14天,再去第三個(最終落腳)地方隔離7天,所以一共要隔離26天,」他對BBC說道。
他補充說,去年可能是由於中國警方通過定位手段監測到自己的微信賬號在緬北登錄,因此微信賬號遭到封禁,現在「做任何事都不方便」,不如回家尋找其他賺錢方法。
勸返
中國多地從今年開始嚴厲打擊電信詐騙活動。電信詐騙是一種通過電話或網路,編造虛假信息冒充警方,或以投資、貸款、刷單等名義進行詐騙的方式,近年來在中國相當猖獗,當局指,很多詐騙團伙的「窩點」在緬北地區。
與若開軍(Arakan Army)或克欽獨立軍(KIA)等緬甸其他地區的反叛武裝類似,中緬兩國邊界附近的很多城鎮處於諸如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或佤邦聯合軍等武裝的控制之下。
統治這片區域的軍閥很多是緬甸共產黨的前成員,如今當地的一切也看上去更像中國,而非仰光或內比都。例如,這裏流通的的貨幣是人民幣,語言是漢語,基礎設施比如電力、移動通信用的也都是中國的,甚至一些地方還使用北京時間。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抱著淘金夢想,在主動或被騙的情況下,通過偷渡的方式前往這片並不發達的「法外之地」。據中國媒體報導,一些人隨後遭到非法拘禁、敲詐甚至強迫賣淫,更多的人則從事起了詐騙或賭博等違法活動。
今年2月,中國北部城市銀川的警方稱其破獲一起跨境電信網路詐騙案,詐騙集團長期盤踞在緬甸撣邦的勐波鎮(Mong Pawk),通過「網戀」的名義進行詐騙,成員有130多人,受害者達4800餘人。
中國當局決定加大對偷渡前往緬北人員的打擊力度。在一則號召大家前往緬北的配音視頻在抖音上走紅後,中國共青團中央今年3月警告稱,「別被忽悠著去緬北了」。
今年5月初,中國公安部長趙克志前往孟連口岸視察,強調要嚴密邊境口岸出入境管理,並「打擊電信網路詐騙、跨境賭博、製毒販毒、走私偷渡等跨境違法犯罪活動」。隨後,中國多地陸續發佈文件,要求前往緬北的人員立刻返回。
例如,江西省修水縣公安局在6月1日發佈公告,敦促「滯留緬北及境外從事違法犯罪修水籍人員」盡快回國。公告稱,如果主動聯繫警方報備,將可以從輕處罰,拒不回國的則將被從重處罰,包括其家屬在入黨、參軍、考錄公職人員時都將受到影響。
同日,廣西自治區賓陽縣公安局也發佈公告,稱有34名賓陽籍人員「長期失蹤」,要求這些人在15日之內前往公安局核實身份信息,否則將被列為失蹤人員,註銷戶口。
一些地方甚至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在福建省漳平市,當局警告偷渡前往緬北人員如果逾期不回,其子女將被幼兒園和中小學退學,其用贓款蓋的樓房將會被強制拆除。
中國媒體的報導畫面顯示,還有執法人員赴偷渡緬北人員家鄉,在其住宅門上噴塗「詐騙可恥」的標識,並切斷電源。
防疫壓力
緬甸曾一直保持著較低的新冠病例數字,但自Delta變異毒株在該區域流行後,感染人數迅速攀升。周日(7月11日)該國報告了3400多例新病例,而5月初每天還不足50例。
疫情也擴散到了緬北的地方武裝自治區域。7月8日,緬北以華人為主的果敢(Kokang)出現了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死者是一名中國籍支教教師。
疫情的惡化讓中國當局希望在緬北從事非法活動的公民回國的同時,擔憂新冠病毒,尤其是Delta毒株再次傳入中國境內。
本月初,隨著與緬北城鎮木姐(Muse)接壤的瑞麗市再次發現多例本土確診病例,該市在7月7日宣佈封城。這是該市一年來爆發的第四次疫情,也是第三次宣佈封城。
官方媒體報導稱,此次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與Delta變異株「高度同源」,也與「相鄰境外流行株高度同源」。當局表示,將嚴厲打擊偷越國境行為,嚴懲偷渡者及組織和協助者。
今年4月開始,瑞麗便據報在169公里的邊境線設置了506個封控點,布置了3900餘人,24小時輪流在邊境值守,但由於部分地方出現確診病例,而導致官方的口岸關閉,一些急於回國的人士鋌而走險,選擇翻牆回國。
今年6月,雲南瑞麗公安局還抓獲了一名通過「挖洞」偷渡入境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