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謊話,「打哈欠」會露餡!測謊專家教你看穿騙子

說了謊話,打哈欠會露餡。(圖/Pixabay;作者/Sammy-Sander)

小時候父親常對我說:「大衛,我看的出來你在說謊,你嘴巴一動,話就出來了!」老天,感謝父親,不管口中說出的話是真是假,有一件事情他是對的:可以透過觀察嘴巴辨識謊言。本節旨在討論說謊時的嘴巴特徵,而不是說話內容。說謊的語言特徵會在本章後半段第X頁的假話連篇一節中討論。

說謊者的常用技巧有二:隱藏嘴巴或緊閉嘴巴,彷彿是說謊者潛意識想要隱藏謊言的源頭。這一點在小孩身上尤其明顯,因為他們還沒學會如何隱瞞謊言,所以當他們說謊或是不經意說出不該說的話時,便會瞬間以手遮口,這是非常明顯且生動的手勢。

同樣的原則也可運用在成人身上,但大人懂得自我控制,故會選擇巧妙進行,並刻意將說謊特徵降至最低。成人的說謊者在說謊後可能會藉由稍稍轉頭、說話時咬筆等方式,不讓你直接看到他的嘴巴動作,或者如同前一節中所提,會透過摸鼻的手勢來遮掩嘴巴動作。

下次當你跟一群人在一起,或是參加會議時,若有機會與他人討論互動,找找看能否有人把手指頭貼在嘴唇上;有人會用手指捏住嘴唇,或是以拇指抵住下巴,用食指貼在嘴唇上。

在團體中,做出這個動作的人,應該是有話想說,但是沒有說出口——或許是基於禮貌(等待輪到自己時才發言),或許是不同意當下他人的發言內容,選擇忍住話不說。同理可證某些說謊者的行為:他們會捏著嘴唇,或是以手指緊貼嘴唇,這個動作象徵當事人的潛意識試圖阻止自己說出事實。

觀察嘴巴的另一種方式是看笑容。我相信在某些情況下,你會發現某些人雖然面帶笑容,卻缺乏真誠。要判斷笑容真誠與否,關鍵在於嘴巴——缺乏真誠的笑容是不會牽動眼睛的。找機會面對鏡子,只練習嘴角上揚,你可以自行評估這種笑容的開心成分有多少?是真心的嗎?真心的笑容會影響眼睛周圍的肌肉與皺紋,真正開心的情況下,眉毛與上眼瞼之間的皮膚會微微下降。真心的笑容會影響全臉肌肉——真正快樂時,彷彿全臉的組織都在共同慶祝!

相較於表面笑容,真誠笑容的構成速度較慢,而且表情是對稱的。

真正的笑容需要時間建構愉快的情緒。表面笑容因為無關真正情緒,僅需特定臉部肌肉組織動作,因此構成速度比真誠笑容要快。

基於相同原因,真誠笑容褪去的速度也較慢,無法像表面笑容一樣說消失就消失。

小技巧: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取悅了對方,除了觀察對方眼睛周圍的表情外,不妨也觀察笑容褪去的速度。真誠笑容就像跟老朋友一起吃飯,你會希望他留久一點,同樣道理,真誠笑容褪去的速度也較慢;而表面笑容就像想擺脫銷售員一樣,你等不及要關上門!

做出表面笑容不代表說謊,或許對方只是想掩飾自己的不開心,或是想在你面前表現出開心的模樣,或是基於禮貌而已。然而,如果只是皮笑肉不笑,肯定不是真心的。數據顯示,說謊者比真誠的人笑容更少。 (相關報導: 把分手掛嘴邊、罵對方不如前任、嘲諷性能力…破壞情侶感情的「10種NG行為」千萬別做 更多文章

不過你要知道,說謊者也可能刻意保持笑容,表現出友好態度或看似對你的問題感到自在,做為隱藏謊言的手段。因此,你必須要知道如何辨識笑容的真誠性與表面性。

小技巧:

要練習區分真假笑容最好的方式就是看電影。請觀察演員微笑或大笑時的表情,尤其是眼睛周圍。我發現這一點非常有趣,因為你很快就能看出演員到底是真笑還是在演戲(只動嘴巴的笑容),有時候螢幕上的兩個演員也會真心一起開心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