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受挫,西方加大經濟制裁力道—普京是否會按下核武按鈕?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已經持續兩個星期,美國情報官員星期二(3月8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軍事進展不利和制裁壓力下,可能加大對烏克蘭的襲擊,但美方還未看到俄羅斯的核態勢有不尋常變化。多位核專家表示,普京發動核攻擊的可能性較低,但機率仍然存在,美國需要重新評估核戰略,做好準備。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星期二在眾議院一場有關全球威脅的聽證會上說,俄烏局勢存在「意外升級」的可能性。美方還未觀察到俄羅斯的核態勢有超出以往國際危機期間所發現的變化,會繼續監控對方的機動飛彈、戰略轟炸機和飛彈潛艦。

「我們的分析評估認為,普京不太可能被這種挫折嚇倒,反而可能升級。」 海恩斯說。

普京肆意亮核武世界大戰已近?

上週(2月27日),普京宣布該國核威懾力量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引發全球關注。普京是否會在常規戰失敗後訴諸核武器,仍不明朗。然而,包括美國在內多個國家在做好應對準備。

據《金融時報》報導,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核指揮和控制網路的關鍵組成E-6飛機的飛行次數增加,不過美國軍方不願就此評論。此外,法國也增派第二艘核動力潛艦出海,這是法國自1997年後首次同時部署兩艘核潛艦到海上。

另有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宣布將在其東海岸建立新的潛艦基地,以容納未來的核動力潛艦。

自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後,美俄領導人對涉及核武器的措辭相對謹慎。但普京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時,也曾提出動用核武的可能性。

美國國安會前資深官員菲奧娜・希爾(Fiona Hill)日前表示,普京會使用核武器,他已多次使用武器級放射性核物質進行跨境暗殺,造成擴散性核污染。希爾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來臨。

喬治城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美國國防部前核威懾政策顧問克魯尼格(Matthew Kroenig)對美國之音表示,普京訴諸核武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當他感到將在烏克蘭戰敗、統治權不保之時,可能會發動戰術核武器進攻。

「極端的情況下,一個核彈頭就能摧毀一個烏克蘭城市。即使到不了這種摧毀級別,俄羅斯有更多(殺傷力)有限的選項,包括核武器演示、戰術性核彈藥,比如地對空飛彈。這是俄羅斯『以戰迫和』(escalate-to-deescalate)策略的一部分,在衝突早期威脅使用或者使用核武器,以削弱對手繼續戰鬥的政治意志。」

依據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與全球安全(SGS)項目所進行的模擬,俄羅斯和北約發生核戰後,幾個小時內就會有超過9,000萬人傷亡。

俄烏戰爭為美國核戰略帶來警示

在普京發出核威脅後,美國並未提高核武戒備等級,並在上週三推遲了原定的民兵三型(Minuteman III)洲際彈道飛彈(ICBM)試射計劃。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全球能源業難題:如果無法再買俄羅斯的石油,未來該怎麼辦? 更多文章

「美國沒有對普京的核恐嚇過度反應,這是對的,我們不應屈服於普京的勒索。但是美國和北約應該採取行動,遏制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核攻擊。我們不一定要將核威懾延伸到基輔,但是應該讓普京明白,如果他在七十五年以來第一次使用核武器,美國和盟友會向俄羅斯施加重大的、額外的成本。美國要加強核態勢,包括將更多的核力量在歐洲進行前進部署(forward-deploying)。」 克魯尼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