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31日發表的新年賀詞沒有提及武統,而是以「海峽兩岸一家親」談到台灣問題,台灣總統蔡英文則在隔日(1月1日)發表新年談話後回答媒體提問稱,習近平的講話「是用一個比較和緩的方式來表達」。但她緊接著強調,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軍事活動「無助於兩岸關係及區域和平穩定」。
針對台灣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和平保台」的口號,有媒體在上述現場問蔡英文,兩岸論述是否已經從「抗中保台」調整為「和平保台」?蔡英文回應說,「不論是什麼說法,我們的目標都一致,就是持續維持兩岸的和平穩定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同時,在保衛台灣上,我們也必須再強化國防的各項凖備,讓我們有比較充足的力量保護台灣。」有評論認為,蔡英文不否定「和平保台」,是對北京伸出橄欖枝。
但是,北京的軍事行動,似乎未有緩和跡象。根據台灣國防部的資料,2022年12月31日上午6時至2023年1月1日上午6時,解放軍共出動24架戰機在台海周邊活動,包括殲10、殲16戰機在北部桃園、新竹外海空域。有台媒以「史無前例」接近台灣本島表示情況嚴重性。
同時,日本海上自衛隊證實,中國航母遼寧艦在美國太平洋軍事重地關島海域航行。中方穿越以台灣日本等形成的第一島鏈屏障,往太平洋中第二島鏈前進,與美國的軍事力量較量的意圖明顯。第二島鏈通常系指以關島為中心,包括日本的硫磺列島、小笠原群島和美國的馬利亞納群島等島嶼。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認為,習近平此次元旦講話未提及「兩岸統一」或沒有強調武力,這並不表示北京已經卸下武統台灣的凖備。
鍾志東告訴BBC中文,以過往經驗,及最近遼寧艦及解放軍軍艦判斷,2023年北京繼續以軍力配合「震懾戰術」(Deterrence strategy)與台灣,甚至美日抗衡的戰略,不但不會降溫,恐怕只會增加:「說北京對台灣比較採取軟的態度,應該也是個過度解讀,甚至誤判。因為對北京來說,只要不支持統一,就是台獨。這一點立場北京沒有改變。」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則告訴BBC,雖然是新的一年開始,但雙方的談話,並沒有太多新的論述。他說,蔡英文上台後,對北京一直保持十分克制的路線,「這也不是她第一次伸出橄欖枝」。但他強調,因為不管是誰掌理民進黨,習近平不會放棄在軍事上震懾台灣,特別是在佩洛西訪台後,並沒有看到北京和緩其戰略的可能性。 (相關報導: 「全自動殺手機器人」時代來了?烏克蘭境內的無人機之戰,恐讓人類衝突進入新階段 | 更多文章 )
國際關係學者,澳洲國立大學(ANU)講師宋文笛認為,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籌備開啟他擔任該職務以來首次中國行之際,華府應樂於看到北京和台北「暫時平息爭吵」。換言之,他認為,此刻兩岸都在操演羅斯福知名的「巨棒外交」,鍛煉「溫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而致遠」(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you will go far)的藝術, 雙方現在發出緩和情勢的聲明,但北京在台海峽周圍的軍事活動愈演愈烈,台灣則推行重大軍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