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春節返鄉難?兩岸小三通吵什麼?德國之聲深入解析

20221224-金馬鄉親及民間團體24日舉行「還我小三通」大遊行,呼籲政府全面恢復小三通。(顏麟宇攝)

農曆春節在即,加上中國解封,台灣料將迎來一波返鄉潮。台灣政府日前宣布將復航小三通,但未包含台商,引發「做半套」質疑。對此,兩岸怎麼說?台灣人怎麼看?德國之聲採訪台商、台幹和金馬民眾,了解他們的想法。

「很多人3年沒回家了。」台商王世驊到上海經營連鎖餐廳事業,打拼已近9年。咬牙撐過新冠3年,但最終8家門店仍不敵清零與封城的衝擊,在中國解封前陸續關店。農曆新年將至,王世驊買了一張單程返台機票,準備回鄉過年,價格驚人。

「我是香港轉機回台灣的,因為直航的話太難訂了,航班太少,而且價格真的是非常高。」王世驊告訴德國之聲,在疫情之前,來回機票大概只要2萬新台幣內。這次的單程機票,卻花了將近3萬新台幣。

截至2020年底,至少有100萬台灣人常住中國,以台商、台幹居多。王世驊向德國之聲表示,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台灣人很久沒有踏上家鄉土地。中國宣布將解封當晚,朋友圈的台灣人紛紛嘆道:終於可以回家了。由於入境人員不再需要核酸檢測與集中隔離,春節可能有更多台灣人願意返台。

根據兩岸現行政策與實際狀況,往返目前空路僅有北京、上海、成都和廈門4個直航點,每週29個航班,供不應求令直飛機票價格大漲,且仍有航班取消的風險;若途經海路,小三通是唯一選擇。

2022年12月底,台灣政府宣布復航小三通,推出「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開放登記申請。這是小三通停駛近3年後終於重啟,不料引發爭議。

小三通「做半套」?

2001年首航的小三通開放金門與廈門之間、馬祖與福州之間船舶通航,一度被視為兩岸關係向好的標誌性政策。其出入境人數在2019年達到高峰,一年逾200萬人次。但在2020年初中國疫情爆發後,台灣便叫停小三通至今。

台灣復航小三通的春節專案將於2023年1月7日至2月6日實施,首波僅限金馬地區民眾及陸配申請,未納入台商中轉,部分台商對此不滿,抱怨春節「回不了家」。

廈門台商會會長吳家瑩、福州台商會會長蔣佩琪批評「為德不卒」;在野黨國民黨抨擊執政的民進黨「做半套」,前總統馬英九呼籲盡快全面復航,出身金門的立委陳玉珍指,此舉「愧對台商」。

爭議延燒數日後,台灣陸委會以「為利春節團圓及人道立場」為考量表示,將再擴大開放小三通適用對象,將陸生及原開放對象之非金門籍成年及未成年子女也納入。不過,台商仍不在其中。

根據統計,截至至12月28日,台灣小三通春節專案共2097人登記,金門民眾佔逾7成、中國籍配偶約2成、陸生1.7%。

兩岸怎麼說?

針對小三通復航,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曾稱,「大陸方面沒有任何障礙」,是台灣民進黨當局「單方面設置的障礙」,並喊話稱:「春節在即,廣大台胞往返兩岸需求增加,我們願採取優化措施,盡最大努力通過各種方式保障兩岸同胞往來需求。」

台灣政府表示,小三通開放主要考量中國疫情。台灣防疫指揮官王必勝指出,中國疫情正進入指數型上升期且官方數據不透明,貿然開放恐導致金門、馬祖的離島醫療及防疫量能崩潰。 (相關報導: 電動車前景看俏?金融危機來襲?觀光業復甦?《經濟學人》深入預測2023年15個產業發展 更多文章

「以重症的量能來講,今天金門及馬祖醫院加護病床的空床分別只有5床及0床,只要有中轉症狀加劇的病人(依中國疫情現況一定會有),個位數就會發生問題。當然專責病房及加強型防疫旅館的數量也無法負荷中國目前嚴竣疫情下持續不斷的中轉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