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出境到底有多危險?新變種病毒是「小鬼」還是「大魔王」?各國最新入境政策匯整

2022年12月,中國開放邊境,世界各國嚴陣以待。北京首都國際機場(AP)

世界各地針對中國疫情的迅速蔓延是否會外溢到其境內有不同的防疫手段及看法。周四(12月29日),義大利敦促歐盟其他國家效仿該國做法,確保對中國入境者進行新冠檢測,並在必要時進行隔離。但歐盟疾控機構表示,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Covid-19篩查是「不合理的」。

美國、日本、台灣、印度及韓國已宣佈將對從中國飛往該地的旅客強制性檢測。

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說,這股熱潮「預計不會影響到」歐盟。同時,泰國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則在周四(12月29日)表示,泰國不需要對中國遊客制定任何特殊入境的規定。泰國國家旅遊局在官方新浪微博發帖說:「3年了,神奇泰國等你們3年了!」,又稱「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我們在神奇泰國,不見!不散!」。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周五(30日)在推特發帖稱,基於中國提供疫情資訊不足,他「可以理解」各國對來自中國旅客實施相關限制來保護該國人民。

台灣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醫師本周受訪時稱,若中國出現新變異株,「頂多是有免疫逃脫特性的『小鬼』,不會再有加劇重症死亡的『大魔王』。」

他強調,因為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感染過,或接種過新冠疫苗,不大可能重演過去年疫情慘況。不過,他認為若有計劃出國旅遊或是有潛在疾病者及老年人,仍應接種次世代疫苗:「病毒本來就會不斷突變,依過去經驗,3到6個月就會有新的變異株出現逐漸取代舊的主流株。這就是物競天擇。」

歐盟反對檢測中國旅客

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發出一份聲明稱:

  • 鑒於中國的低免疫力和最近對其防疫政策放寬,預計中國Covid確診數將會會很高。但是歐盟的免疫力較高,意味著中國激增的確診數不會影響歐盟。
  • 在中國流通的Covid-19變種已經在歐盟流通。
  • 與歐盟已經發生的感染數相比,歐盟受受來自中國的感染可能性 「相當低」
  • 而且,歐盟民眾有相對較高的疫苗接種和免疫率。

在北京決定自1月8日開始讓該國居民更自由地出境旅行之後,一些國家對此提出擔憂,而此前中國的邊境基本上是封閉了差不多三年。

全球反應

歐盟衛生官員本周四(12月29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談,協調任何應對措施。ECDC補充:我們保持警惕,並凖備如何在必要時使用緊急行動。歐盟會發佈建議,但每個成員國可以自由制定自己的政策,比如義大利。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 )說,如果其他歐盟國家不效仿,那麼義大利遏制來自中國傳播疫情的努力將受損。

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說,這個問題正在 「審核評估中」。他表示交通運輸部門會徵求醫療及健康部門的建議。此前有英國前大臣敦促政府對中國旅客進行入境檢測。

與此同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需要對來自中國、香港和澳門的遊客進行新冠測試,「以幫助減緩病毒的傳播,因為我們正在努力確定......任何可能出現的新變種病毒」。

中國衛健委12月24日公布了最新的每日新冠確診數,在前一日登錄了4128個新病例。但是許多分析家說,這樣的數字被大大低估了;他們稱中國的確診病例數可能每日接近百萬。12月29日,英國健康數據機構Airfinity稱,中國每日可能有9千人死於新冠,這幾乎是其之前預估值的2倍。 (相關報導: 「我做訪問時不知道什麼叫害怕,我無所畏懼!」美國新聞界女性開路先鋒芭芭拉・華特斯93歲辭世 更多文章

儘管中國官方提供的確診及死亡數字很低,但世衛警告說,該國醫療系統可能面臨極為沉重壓力。隨著新冠病毒在中國快速的傳播,中國的鄰居已經迅速採取行動,宣佈管制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

  • 在印度,來自中國和其他四個亞洲國家的旅行者在抵達前必須出示Covid測試的陰性證明,測試呈陽性的人將被隔離。
  • 在日本,從12月30日開始,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將在抵達日本機場時接受新冠檢測。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將強制隔離7天。
  • 馬來西亞已經採取了額外的監控措施。
  • 台灣已經表示,從中國大陸抵台的旅客,無論通過空運還是海運,至少2023年1月份都必須在入境處強制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