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高齡者日益增多與少子化,是日本這幾年很大的社會議題,由於人力嚴重缺乏,成為促使日本照護機器人快速研發成長的力量。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分成許多種類,像工業機器人、商業機器人、救災機器人、照護機器人等。本篇要探討用於照護產業的輔助型機器人,日本在這方面發展最優異者首推大和(Daiwa)House工業株式會社。
洞察社會需求的開發整合力
創立於1955年的大和House 工業株式會社,是規模非常龐大的集團型企業,以建築業的鋼管構造起家,延展出Housing、Business、Life三大事業體。行有餘力且洞察到社會高齡者與病患的需求,大和House工業株式會社於是從2008 年開始發展機器人事業。
所謂機器人,不見得必需具有像人的外形,而是擁有人一般處理某些事務的能力,取代不足人力與滿足人類的不同需求。機器人事業推進室以維持人類健康壽命、促進高齡者與女性活躍,以及融合住宅與最新IT、機器人技術為目標。除了自行開發產品,同時也販賣其他公司的機器人相關商品。因為大和House 工業株式會社長年建造高齡者住宅與醫院等經驗,擁有全國性的寬廣人脈,不但有利於推廣各家產品,同時也能夠整合消費者在使用後的心得感受,再回饋給各開發工廠,對於改造機器人功能並推出新一代產品非常有幫助。
HAL下肢型機器人
第一次親眼見到各式精緻機器人,讓我大開眼界,驚嘆其中蘊含多少高超技術與智慧。大和House工業株式會社目前販賣的照護機器人頗為多元,分為HAL(註)、POPO、PARO、MINELET爽與moogle等,各具特色。像HAL是屬於一種下肢型機器人,分為單腳與雙腳兩類型、各有三種尺寸,安裝在腰部、大腿、小腿與腳部四個銜接點,使用者在坐、站立與上下樓梯時得到支撐。HAL 對於受傷導致一時癱瘓而需要復健者來說,彷彿起死回生的一大福音,當然對想要自由行動的高齡者,也能提供很大的便利性,在日本醫療設施與養老院需求量愈來愈大,販賣到國內約170家醫療照護設施(目前此產品由CYBERDYNE株式會社販賣)。
POPO輔助步行機器人
而POPO是一種免負擔、附Lift的輔助步行機器,可連接輪椅讓人站起來,也可直接讓人推著行走,對受傷復健者或行動不便的高齡者來說,具有取代照護人員的功能,尤其適用日本與歐洲這種人力昂貴的國家。不斷調整進化之下,POPO 有好幾種背帶,完整一具約60萬日圓上下,用起來非常安全,短時間即可安裝,又不佔什麼空間,只要通路有80公分寬即可前進。照護設施有了它,就不用老是讓病患坐臥,也避免其下半身血液循環不良,是深具價值的好幫手。
(相關報導:
家用機器人來了!鴻海軟銀今夏聯手開賣Pepper
|
更多文章
)
POPO輔助步行器對於受傷復健和行動不便的長者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圖/原點出版提供)
PARO高人氣產品陪伴機器人
海豹外形的PARO於2004年實用化,翌年開始販賣,2011年起由大和House工業株式會社販賣,有別於一般硬梆梆的照護機器,讓人一看就產生好感,是極受歡迎的高人氣產品。共有白、金、粉紅與灰色的可愛PARO,由於內部搭載高性能的人工智慧CPU,具備可發出海豹叫聲、眼睛發光、對人的呼喚有聽覺反應、頭部與四肢可動、全身具有溫度、觸感佳等多重特性,著實能讓人更有元氣,比起真寵物簡直毫不遜色。
而且PARO充電即可使用,極為方便,因此很受養老院與醫療機構青睞,還有不少家庭買回去給高齡父母與小孩玩。PARO除了作為緩解失智症、躁鬱症、精神疾病患者症狀的工具以外,也被一些對動物過敏、住所禁止養寵物的人買去當替代物,以調劑生活。PARO目前附一年保證的費用為36萬日圓(附三年保證與維修為42萬日圓),雖然價格尚不親民,但畢竟研發出這樣的產品很不簡單,能夠提供相當程度的療癒人心效果,況且養貓狗的費用長年下來也不便宜。無論日本臺灣,這些年來養寵物的人與日俱增,曾聽說過海豚與馬可以治療某些病症(如自閉症),讓我深感其實現代人最欠缺的就是一種陪伴,許多疾病的根源都起因於孤單寂寞。PARO販賣到全球三十多國,包括德國、丹麥、荷蘭、瑞士等先進國家,可見其不凡魅力。
陪伴機器人PARO比起真寵物毫不遜色。(圖/原點出版提供)
MINELET爽自動處理排泄機器
2013年推出的「MINELET 爽」,是一種自動處理排泄機器,這具置放在床後方的長方形滑動機器,連接著附有杯狀物的專用配備,只要穿在需要者下半身,感知系統一旦察覺尿液與糞便後,隨即開始吸進機器內,並流出溫水洗淨下半身,再經過除溼,能夠不發出臭味又快速自動處理排泄物,一天只要更換一次配備,既衛生又便利。而且「MINELET 爽」還能夠確認大小便次數、洗淨溫水溫度也有三階段設定,像老人容易頻尿或失禁,有了「MINELET 爽」,既不需要麻煩家屬或照護人員從早到晚更換尿布,也不會影響雙方的睡眠品質,非常方便。「MINELET 爽」讓高齡者或下半身癱瘓者不用換尿布,不但避免臀部長出褥瘡,對於不想雇用照護人員的家屬來說,真的大大減輕負擔。雖然「MINELET 爽」不便宜,但大和House工業株式會社扮演的是科學家般的角色,只要放眼未來,就有日漸普及的一天。
各種功能的便利機械
另外還有支援重聽者的comuoon、牽引式輪椅輔助裝置JINRIKI、取代尿布而自動吸取尿液的Humany等各類便利機械,都是了不起的發明。順便一提一種由大和House 工業株式會社開發、但與照護無關的機器人moogle,能夠進入狹窄寬間、陰暗與人不便行動(如粉塵污染)的地方,讓檢驗員藉由連結電腦觀測遠距離操縱,是人類的絕佳幫手。
(相關報導:
家用機器人來了!鴻海軟銀今夏聯手開賣Pepper
|
更多文章
)
支援重聽者的comuoon。以麥克風清楚收音,接著把字與字的聲音分清楚傳送給聽障者。(圖/原點出版提供)
取代尿布自動吸取尿液的Humany,能使身體常保清爽。(圖/原點出版提供)
可進入陰暗狹窄空間觀測的moogle。(圖/大和House,原點出版提供)
採訪到最後,大和House機器人事業推進室特地為我戴上模擬高齡者的裝置seniro pose,這也是其研發的產品,包括眼睛、耳朵、肩、背、手肘、膝蓋、腳等部位全都束縛住,親身體會視茫、重聽、全身難動與走路顛簸等不適感覺,揣摩身為老人的處境與心情。切身實際感受以後,真的覺得高齡者活著非常吃力,也驚覺要更加珍惜尚未老的歲月,也對高齡者更具同情心,畢竟每個人都有遲暮的一天。
日本人本性相當排外,即使政策上允許雇用菲律賓、印尼等外籍看護人員,不過由於日本要求的照護品質需要高程度的日語能力,真正能夠到日本工作的外國勞工數量非常有限。加上日本人天生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的民族性,讓高齡者接受機器人照顧的意願增加。機器人若能夠分擔照護人力的不足,實在也是大功一件。原本一直覺得機器人距離自己的生活非常遙遠,並且總覺得人的溫度無可取代,一口氣見識到大和工業株式會社多款機器人後,對其整合各家廠商的研發智慧、先進技術與長期努力感到由衷敬佩以外,希望臺灣有企業引進以造福高齡者與身障者,也對未來有朝一日的機器人世界不再產生排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