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莎颱風將至,桃園市政府為避免農民搶收滲眉埤周邊具污染風險之稻作,於今(28)日啟動預防性剷除銷燬機制;市長鄭文燦指示,食安風險必須要以最高規格及嚴謹的方式處理,在土壤檢驗報告尚未出爐前,針對鄰近滲眉埤高污染風險的農地,啟動預防性剷除銷燬機制,避免有污染疑慮的稻作流入市面,經通知剷除銷燬或禁止採收的地主,將依「當年度辦理農林作物及水產養殖物、畜禽補償遷移費查估基準」給予補償。環保局表示,有關作物剷除銷燬補償費用係依據直轄、縣政府與市政府所訂「當年度辦理農林作物及水產養殖物、畜禽補償遷移費查估基準」規定辦理。 (相關報導: 魏應充判刑2年今入獄,稱要從「仇恨對立謠言走出來」 | 更多文章 )
污染農地禁栽種 最重可罰百萬元
環保局呼籲,公告為污染農地之農民,切勿種植食用作物或逕自收穫及出售,倘經查有收穫及出售情事,環保局將依法開罰20萬元至100萬元之罰鍰。此外,環保局將持續加強污染源之管制作為,也請民眾一併加入守護土水環境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