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南部枯水期間,目前高屏溪地面水川流量24cms高於歷年同期平均,依水情條件綜合評估,今(111)年6月底前高雄市水情正常可穩定供應民生及產業用水,除可滿足所需日常公共用水150萬,並配合區域供水彈性調度,自110年迄今累計北送原水1億290萬噸至南化水庫,目前高雄每日平均北送台南自來水18萬噸,累計3,000萬噸。
去年抗旱高市府與中央合作開鑿62口抗旱水井,日供13萬噸水源,由自來水公司調撥備援供水。市府持續配合再生水及多元水資源開發政策,今年再增加臨海水資源中心每日供應3.3萬噸再生水,除原有鳳山水資源中心,現積極推動北高雄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進入營運期後,高雄市再生水產能每日最大量可達21萬噸,可因應台積電等科技大廠進駐後的用水需求,未來將持續配合中央開發日供10萬噸里嶺伏流水,期可穩定供應民生與產業用水。
目前雖然水情穩定,高市府仍呼籲市民從日常生活行動,例如洗菜的水拿來澆花、洗衣改用省水流程及洗手搓皂時關緊水龍頭等省水好習慣,節約用水作得好,用水安心沒煩惱。
林園東西汕海堤環境營造開工 通行車輛注意安全
此外,高雄林園海岸線養殖漁業興盛,因缺乏有效管理導致管線雜亂,市長陳其邁相當重視林園海岸環境改善問題,指示水利局改善海岸線景觀及進行海岸復育,打造優質親水生活環境,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並於今(111)年辦理「東西汕海堤整體環境營造工程」,該工程已於2月開工並預計於11月完工。
林園海岸北起鳳鼻頭,南至爐濟殿公園,全長約8公里。現況養殖管線雜亂、海堤老舊及綠帶空間零散等因素,導致沿線景觀環境不佳。水利局自100年起辦理大高雄海岸規劃,林園海岸前期已於104年完成中芸漁港至西汕路214巷海岸環境營造約600公尺。本次計畫自上期工程終點向南延續進行景觀復育約340公尺,工程費約0.4億元,市府已自籌經費1500萬元辦理,並向水利署提報爭取後續經費,工程內容包含既有海堤改建、養殖管線收納美化、休憩空間設置及海岸環境營造等。
水利局表示,本案工程所改善之海提路側為林園汕尾地區要道,施工期間將影響西汕路車輛正常進出,現場設置適當之交維措施及改道標誌,以維持交通行車之安全性。請民眾行經施工路段時,應遵守交通管制及交維人員指揮小心通行。 (相關報導: 今年冬季不怕缺水?翡翠水庫蓄水率曝光 翡管局:用水無虞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