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猝逝跟接種疫苗沒關係? 「病毒不會等我們」指揮中心搬數據勸別卻步

各縣市15日起針對高齡長輩接種新冠疫苗,但陸續傳出接種後死亡事件,民眾接種疫苗示意圖,與新聞無關。(柯承惠攝)

本土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依然嚴峻,由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於本周陸續配送,並優先針對75歲以上高齡長者、長照機構住民等對象施打,不料卻陸續傳出零星接種後死亡個案,讓尚未接種的高齡者及其家屬備感擔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認為,目前傳出的死亡個案跟疫苗接種是否有因果關係,仍有待釐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7日對此表示,高齡者者死亡有各種可能性,不能排除跟接種疫苗有關,但還是要經專家委員會討論。他也重申,接種疫苗整體來說利大於弊,仍建議民眾接種。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直言,病毒不會等我們「疫苗打好」才爆發群聚,呼籲民眾勿因為媒體頻繁報導就對接種疫苗卻步,而且這些死亡個案也尚未釐清跟疫苗接種間的關聯,仍盼民眾早點完成疫苗接種、即早建立群體保護力。

莊人祥:沒打疫苗平均每天仍有逾200位高齡長者過世

指揮中心17日公布新增12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共7女5男,發病年齡介於42歲至97歲,為接種疫苗後3小時至12日間發生。當中有9例個案已死亡,發病年齡介於65歲至97歲,為接種疫苗後3小時至1日間發生。

20210616-信義國中接種站16日下午持續進行85歲以上年長者新冠肺炎疫苗施打。(顏麟宇攝)
國內傳出多起接種AZ疫苗後死亡事件,引發外界關注。圖為民眾於台北信義國中接種站接種AZ疫苗,與新聞個案無關。(顏麟宇攝)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已有2名接種AZ疫苗後死亡個案完成司法相驗解剖,其中1例患有有動脈阻塞性心血管疾病,另1例則有動脈硬化病史,雖然跟接種疫苗有時序性相關,但是否跟接種疫苗有因果關係則還要釐清,如果家屬有疑義可以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莊人祥指出,個案死亡是否與疫苗有關聯性,可透過病歷資料查詢、解剖來認定,也可藉由持續性自然死亡率的評估,觀察是否有疫苗安全性的疑慮。根據我國2020年人口統計資料,年齡在75歲以上的民眾有143萬3286人,同年度75歲以上死亡人數為9萬5367人,換算下來,在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情形下,每日都會有超過200名75歲以上長者往生。

羅一鈞舉英國為例 普遍接種疫苗才能讓染疫致死率降低

羅一鈞指出,很多國家在剛開始實施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時,都會有疑似接種疫苗後死亡的事件而引發社會擔憂。但他舉英國為例,隨著AZ疫苗從春天接種至今,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升高確實讓致死率、重症率都成功降低。

隨著7成民眾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宣布解封的紐約已經開始回到原來的生活。圖為2021年6月15日,紐約民眾在港口觀看煙火施放。(美聯社)
歐美國家已完成大規模疫苗接種,宣布解封的紐約已經開始回到原來的生活。圖為2021年6月15日,紐約民眾在港口觀看煙火施放。(美聯社)

針對各地陸續出現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指揮中心也回應,這些事件可能是由接種疫苗所導致,也可能與疫苗無關,僅是剛好發生在接種完疫苗後的巧合事件,相關死因皆仍待調查釐清。指揮中心亦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請國人放心。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16日已有17.4萬名75歲以上長者完成AZ新冠疫苗接種,其中有8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但死亡個案絕大多數具有慢性疾病。指揮中心說明,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初期,大部分的接種對象均為年長者,並可能有潛在慢性疾病,使得這類疫苗接種後通報死亡的案件數量增加。 (相關報導: 疫苗採購做錯什麼?台大醫批指揮中心:不懂疫苗還無法容忍不同聲音 更多文章

林氏璧:應跟過去猝死個案的比例來比較

感染科醫師林氏璧17日參加《有話好說》節目錄影時指出,若要將接種疫苗死亡個案跟人口自然死亡的數值相比較,應排除病死及意外死亡的個案,單就類似急性猝死的人數來相比,會比較恰當。他也說明,英國施打了4020萬劑AZ疫苗,有863人在完成疫苗接種後死亡;韓國則施打978萬劑AZ疫苗,並有101人在完成接種後死亡,可見各國都有類似事件發生。

20210615-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各地疫苗接種站16日為民眾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圖為新北市三重區小巨蛋體育館接種站醫護人員為長者施打疫苗情形。(柯承惠攝)
林氏璧建議,如果待接種疫苗的長輩跟家屬對於接種後不良反應感到害怕,不妨先暫時觀望一下。(柯承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