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解析:蔡英文「困難決定」背後的壓力,是否衝擊2024年大選?

台灣義務役從現行的4個月延長至一年,預計2024年元旦生效。(BBC)

台灣總統蔡英文27日宣佈兵役改革政策,包括義務役從現行的4個月延長至一年,預計2024年元旦生效,適用於民國94年次(公元2005年)起出生之役男。

國防部將引進美軍最新模組化訓練模式,同時提高義務役男待遇,薪資從現時每月約6500元大幅上調至26307元,接近基本工資。

蔡英文否認美國施壓

蔡英文兩年以來首次接受媒體聯訪,她在「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記者會上首先提及俄烏戰爭已超過300天,指烏克蘭人守護家園的意志感動很多人,而中國在八月軍演後對台威逼更明顯,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第一線必須加強國防能力。

她說和平不是從天而降,引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名言指「在屈辱過後,還是得面對戰爭」,強調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只要台灣夠強,青年就不用上戰場」。她又承認這是「無比困難的決定」,但身為總統和三軍統帥,自己有責任提升國防戰力。

蔡英文
Getty Images
蔡英文指,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第一線必須加強國防能力。

今年俄烏戰爭爆發及台海局勢升溫,中共在二十大首次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納入黨章。8月,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訪台後,中國在台灣周邊海空連續多日展開大規模軍演,多枚彈道導彈更飛越台北的天空。一些分析認為中國有可能在5年內攻台。 這些因素都讓國軍兵力受到海內外關注。

美國國防部前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今年7月率領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訪問團到台灣時,曾針對台灣國防政策提出四點建議,包括義務役延長至一年。

台灣今年8月表示要延長兵役,但國防部出面否認,到了12月初國防部證實兵役延長將於年底前公告,總統府卻稱未定案,各界批評一拖再拖。

《自由時報》引述消息稱,府院就有關方案多次召集跨部會協商,九合一地方選舉後也討論過至少三、四次,一直到宣佈的前一天晚上仍在開會討論。

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延長兵役是否有美國壓力時,蔡英文明確否認,表示是自2020年就開始內部研議,由國安會、國防部共同作業,已經討論了一段時間。被問到有否考慮到選舉壓力時,蔡英文再次說是很困難的決定。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蘇紫雲研究員告訴BBC中文,美國從沒介入台灣內部事務,最多是表達希望台灣提高防衛能力,但明確表述說要你做什麼,不會說你不做就怎麼樣。

他強調,防務部門就延長兵役「已凖備好久」,目前台灣面對的軍事威脅增加,加上少子化導致台軍兵力減少,在此時延長義務役是必要做法,「軍事是科學問題,不是政治問題」。

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對對BBC中文表示,台灣通過這個政治上困難的決定,向國際社會展示出「人助自助」、願意為自身安全付出成本的決心,有助提升友好國家的信心,也更能正當化他們後續維持支援台灣的力度。

是否衝擊2024年大選?

台灣社會對延長兵役有高度共識,但存在顯著的世代差異。台灣民意基金會12月20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整體受訪民眾有73.2%同意延長兵役一年、17.6%不同意,但20至24歲受訪者只有35.6%同意、37.2%不同意。 (相關報導: 任北韓無人機闖首爾上空,百發子彈都擊不落!專家警告:南韓暴露軍事漏洞 更多文章

在野國民黨在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期間提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口號,有分析認為延長兵役恐不利民進黨支持率,甚至會衝擊2024年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