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陳時中不要打混了,齁!

並非總統蔡英文(右)帶領國安團隊、整合行政資源一起來對抗這個全球百年少見的危機,而只看到蔡總統單線領導陳時中(左一)。(柯承惠攝)

衛福部長陳時中最近對BNT疫苗採購的發言,真得令人為他汗顏。

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6月12日在股東大會上說,他們擁有德國BNT疫苗的台灣代理權,不管台灣是透過民間或官方採購,都必須和上海復星談。對此,台灣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說:「上海復星有宣稱代理權,看來他們是真的有代理權啦!」但他補充說,希望復星的代理權不要干擾台灣買疫苗。

一年多來,陳時中在每天下午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以和緩且略帶輕鬆的語氣向全國民眾報告疫情最新情況,他特有的風格的確讓民眾對疫情焦慮的心情稍獲舒緩,尤其是每句話都加個口頭禪「齁!」增添了不少親近感。不過,對於上海復星代理權的事,想用這種一語帶過的含糊方式處理,實在是有失一個台灣負責新冠疫情防疫、總綰疫苗政策的主官的格局。

上海復星去年3月就拿到代理權

上海復星醫藥拿到德國BNT疫苗在大中華區的獨家代理權。(復星集團官網)
上海復星醫藥拿到德國BNT疫苗在中國大陸與港澳台的代理權。(復星集團官網)

復星醫藥是一家在上海證交所、香港證交所上市的公司,公司重要決策、經營情況都必須在兩家交易所的公開資訊中揭露。

去年3月上海復星醫藥就分別以中、英文在上海證交所與香港證交所公告,說明他們於美東時間3月13日與德國BioNTech達成的投資與合作協議詳情,其中一段寫著:

「本次合作涉及的預防性疫苗產品(即BioNTech SE【以下簡稱“BioNTech”】於其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以下簡稱“該產品”)在德國尚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且尚未在區域內(即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下同)開展臨床研究相關工作。」英文版中,「區域」是用 “territory”這個字。

只要到上海證交所、港交所,或者上海復星醫藥官網都可以查到上述公開的相關資訊,陳時中不會動動手指去網路上查一下資料、看看上海復星是不是「真的」有代理權?更何況,去年3月13日復星醫藥與BioNTech達成協議後,不少國際媒體與生醫專業媒體都有披露這個消息。這已經是一年多前的「舊聞」,陳時中到今天還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說:「看來他們是真的有代理權啦!」這是非常不專業、會被國際對手看笑話的說詞。

在政治上,台灣人當然不會認同把台灣納入中國“territory”,但是上海復星醫藥與德國BioNTech的合約是個商業契約。在許多商務、投資行為中,「大中華」(Greater China)是已被延用很久的概念。中國內地與台港澳被視為同一個商業經營區域,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工作頭銜是某公司的大中華區某職務,就認定你是統派、親中,或說你背叛台灣。如果一個跨國集團把台灣納入他們企業架構中的「大中華」市場,台灣本土企業想和他們做生意、簽合約,難道會去要求他們正名嗎? (相關報導: 郭台銘買BNT疫苗,已獲衛福部有條件專案進口許可函!8月前是否能順利進貨?陳時中回應了 更多文章

不希望台灣太高興還是不希望股東不高興?

既然上海復星製藥已拿到BNT新冠疫苗包括台灣在內代理權,台灣想買BNT疫苗繞過復星直接和德國原廠談,復星不會抗議嗎?在商言商,依法論法,如果BioNTech真的直接和台灣簽約,上海復星難道不會去告BioNTech?若上法庭BioNTech站得住腳嗎?陳時中既然不甘不願地承認,上海復星「看來他們是真的有代理權啦!」那復星理由干擾台灣和德國直接談疫苗嗎?它不去干涉才對不起復星醫藥的股東、投資人。就如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王子陶(Thomas Prinz)指出,德國政府,尤其是經濟部長Altmaie,對台灣與BioNTech間的溝通協調盡了好一番努力。「然而,契約簽訂與否與條件,並非在政府的掌控下,而是取決於契約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