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經過了近2週,卻反常沒有颱風的消息。氣象專家彭啟明今(13)日指出,7月颱風較往年要少,但多數預測認為8月上旬起颱風密集發展的機會會更高。
彭啟明表示,今天依舊高溫天氣,差別可能是高壓稍微增強,午後陣雨的範圍、量及時間都會再縮小,同時也代表會更熱,氣溫有機會來到33至36度,中午前後外出要防曬防中暑。預計到15日前氣候都十分相似。
彭啟明說,目前在菲律賓東西方都有些擾動,其中南海上已有低壓帶在發展,部分預測指出這些低壓帶可能在週末時增強,不過可能會隨高壓往中國海南島方向前進,對我國無直接影響。但仍須留意,環流可能帶動原有南方水氣南下,使週日之後的午後雷陣雨略為增強。
彭啟明也表示,未來2週大致還是維持類似天氣型態,因為整體大氣環流欠缺較好發展機制,使颱風無法發展成型,因此過去7月在統計上應有3至5個颱風生成,今年目前僅有一個;不過,7月颱風偏少,是否是連續衍生的,仍需多加留意。
彭啟明指出,過去8月是生成颱風最多的時候,目前多數預測也認為8月上旬起,颱風密集發展的機會較高,但是否會一如預期,在未來氣候特性觀察上需要多加留意。 (相關報導: 熱一點比較好?吳德榮:夏天不熱代表受很多颱風侵襲 | 更多文章 )
至於近日午後雷陣雨雖略減少,型態也有改變,但在部份區域閃電卻很頻繁出現,而在過去統計上,台灣一年雲對地閃電也高達3萬次以上,頻率不低,也常對公共設施或生命安全造成影響。彭啟明建議,聽到雷聲就進入室內,並呼籲民眾要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