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心話》徵才40餘人 集保總經理朱漢強:未來的重點是數位和數據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表示,e 化的過程首重資安,其原則是「零容忍、零僥倖和零信任」,對任何人一視同仁,追求公平、安全和效率。(圖/集保結算所提供)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最近大舉徵才40餘人,包括業務、財務會計、法務、金融數位、資訊及資安等等,這是集保成立33年來最大規模的徵才活動,招募人數占全公司總人數(521人)的9%,而且業種多元,顯示集保即將脫胎換骨。而集保後台的蛻變升級,也象徵台灣證券市場迎向新的維度。

面對未來,集保總經理朱漢強用「心中有數」來形容,他說:「數就是數位和數據。期待有志青年加入集保,共同打造創新、共好的數位金融生態系。」

去年每股純益14元創歷史新高

集保公司2021年獲利創下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4.03元。朱漢強說:「集保獲利創新高的主因是去年股市成交量大,這是市場共榮的成果。」

因為獲利好,有足夠資源進行人資的新陳代謝,朱漢強因而啟動大規模的人才招募。徵才的背後,有一個願景。

集保一直是證券市場的後台,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和櫃檯買賣中心是前台,負責交易的效率和秩序,而集保最早期的工作是證券集中保管,類似倉儲和物流的概念,後來證券走向無實體化、電子化、數位化,因此集保這幾年致力推動Bigdata(大數據)、Blockchain(區塊鏈)、Cloud(雲服務)、Data governance(數據治理)和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讓後台也精彩起來,不再只是廚房的小媳婦角色。

集保後台追隨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積極推行的FinTech(金融科技)政策與「普惠金融」的理念,不斷成長、優化,在資本市場裡扮演的角色與所處的地位日趨重要。

朱漢強說:「集保有五大核心系統,包括股票、期貨、債券票券、基金和跨境,這五大核心系統都朝數位和數據的方向各自發展,而資安更是重中之重。」

疫情也促使集保往前走。去年5月中旬,台灣因為新冠肺炎而進入3級防疫,上市上櫃公司的實體股東會因而暫時停開,但是投資案、配息案等重大議題仍需經由股東會表決同意。集保在金管會指導下,迅速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並制定股東會的作業指引,讓上市櫃公司的會議e化向前一步。

朱漢強說,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有「登記報到、觀看直播、文字提問、投票計票」四大功能,涵蓋股東會的程序和需求,協助上市櫃公司順利完成股東會的召開,不受疫情阻礙。

而集保能於短時間順利完成任務,除了組成跨部門專案團隊,召開上百場線上會議,還鼓勵近年來的新生代同仁一起參與。

集保的e-Meeting(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示意圖。(圖/集保結算所提供)
集保的e-Meeting(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示意圖。(圖/集保結算所提供)

朱漢強說,這群年輕人快速有效率,使命必達,敢於突破現況,不斷超越,產出品質往往也超乎預期,又快又好。隨著新一代的加入,也正一步步改變組織的DNA。

綠色經濟的4e平台和三零精神

未來上市櫃公司經營的另一個重點是零碳排,也就是綠色供應鏈和綠色管理,從CSR(企業社會責任)進化成ESG(環境永續、社會參與、公司治理)。這方面集保也有夢想和承諾。 (相關報導: 集保首創「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 兼顧防疫與落實股東權益 更多文章

朱漢強表示,集保在2017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訂下打造金融服務樞紐角色、發展普惠金融和協助金融市場監理等三大目標,以落實ESG。在推動減少資本市場運作的碳足跡,其實就是e化,即「多用網路、少用馬路」,以減少交通往返和繁複之交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