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時代到來,汽車越來越智慧,而「軟體定義汽車」更成為關鍵。新型態的電動智慧車需要從電控系統、聯網、智慧輔助駕駛系統等多方面融合,但電動車不只是一台裝有輪子的智慧電腦,UX使用者體驗成平衡行車安全性與軟體應用的最核心關鍵。
車廠攜手Google研發軟體,讓科技適應駕駛人行為
用戶現在越來越注重車內空間的體驗,從駕駛安全層面來說,不直觀的車載資訊媒體,也會讓駕駛在行車時分散注意力,進而降低行車安全。然而,要開發全套圖資、媒體影音系統以及App,並打造手機到電動車的一致體驗並不容易。因此必須從車內的使用者體驗開始革新,思考向外尋求協作的可能性,而非傳統的研發模式。Volvo用戶體驗設計經理安娜·阿拉撒指出,為了讓科技適應人的駕駛行為,而非讓用戶適應新科技,因此決定與Google合作打造一個移動使用者生態圈。 (相關報導: 新竹單親媽過勞吐血亡!獨留11歲兒趴冰櫃喊「媽媽起來」惹鼻酸 募款留言驚見「女兒」道真相 | 更多文章 )
Google車用軟體Android Automative以Android為基礎架構,是專門給車的OS系統。開發者可以自由發布App;用戶也可以直接從Google Play商店下載常用的App。車主更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客製化設定自己想要的行車體驗。Volvo用戶體驗設計經理安娜也舉例,電動車長途行駛必定得思考電池電量問題,尤其電量還會因路況、溫度等多種因素而有所影響。結合車內系統與Google Maps圖資,便能掌握電動車電池與駕駛狀態,協助車主評估該在哪個地點充電,打造無縫的使用者體驗。而未來還需要仰賴開發者與用戶貢獻更多不同的情境與開發,才能讓移動生態系得以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