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機械公會統計,今(2022)年1月機械出口30.13億美元,較上年1月出口26.71億美元,增加12.8%。以新台幣計算833.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6%。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今年台灣機械業產值和出口值可較去年成長15%,今年產值力拚新台幣1.5兆元,較去年1.3兆元增加2000億元。
魏燦文表示,2022年在智慧製造、智慧機械部分將取代傳統設備廠,有很大的機會達1.5兆元,較去年增加2000億元,其中主要來自智慧製造及智慧機械取代傳統設備。廠商為了達到達到節能減碳,符合碳中和議題,也為了符合ESG的精神,將更新設備,讓生產更加自動化,同時也帶來很大的商機。
魏燦文更指出,未來將走向高階精度製造和智慧製造帶動機械設備升級需求,加上全球供應鏈改變,帶動台灣機械設備產值和出貨表現。尤其是近兩年來,因為COVID-19疫情衝擊供應鏈,區域製造成為供應鏈發展趨勢,就像疫情初期口罩不足一樣,各國也意識到沒有自主供應鏈將受限於其他國家,因此各國積極籌建供應鏈,加大對於台灣機械設備的需求。 (相關報導: 砸1.37兆推歐洲晶片法案!歐盟肯定台灣地位:若無出口半導體全球工廠3週內關閉 | 更多文章 )
最後魏燦文也提到,台灣人才與人力問題,台灣想要發展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缺乏適合的人力,尤其近年來半導體產業發展,許多人才都被高科技產業搶走。因此也呼籲政府要重要教育問題,妥善規劃教育制度採取理論與實作並進的方式,加強實作能力,讓企業可以招募到「能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