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前鎮漁港舊海洋局大樓中庭舉辦「關懷漁民系列活動」,除了為30日的漁民節活動熱身宣傳外,也藉由「漁聲」記錄片的觀賞,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群海上英雄與海搏命的歷程,還邀請到紀錄片導演袁瑋鍵到現場與漁工和參加民眾一起對談。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委翁秀琴表示,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平安基金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長期關心漁民權益及生活,不論是台灣漁民或是外籍漁工,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祂所愛的孩子,也都是我們所關心的,因為上帝的愛,我們成為一家人。
用愛心化解隔閡排斥歧視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任王文秀表示,遠洋漁業人力的運用從早期多由國內漁民、原住民,十多年前開始聘用中國籍及外籍漁工,且有逐年成長趨勢。但是不僅國內法令對於外籍漁工的權益保障及安全護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多數台灣民眾對於外籍漁工仍有極大歧視及誤解。
王文秀也提到,此次活動主要目的是讓社區民眾能了解漁工實際的艱難勞動處境,用愛心關懷了解化解隔閡排斥歧視,也協助漁工更加了解自身的工作權益。 (相關報導: 印尼漁工鵝鑾鼻外海中風 海巡署直昇機吊掛救援送醫 | 更多文章 )
袁瑋鍵表示,自己是印尼華僑,知道有許多同胞遠離家鄉從事漁業工作,而有了拍攝及記錄的想法。過程中也認識很多好朋友,覺得自己不是關心一群陌生人而是家鄉的同胞,也希望透過影片讓大家更了解他們,而不是排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