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才前瞻?交通部反駁:五條無人車道才能取代北捷藍線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圖中)與2位主持人、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左一)與吳沛憶(右一),一同解答網友們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問題與疑慮。圖中2位主持人被重重書堆壓住,象徵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相當複雜。(擷取自「民主進步黨」臉書粉絲專頁)

民進黨中央「前瞻問到飽」網路直播中午換交通部次長王國材上陣,王除強調軌道建設報告共152本,文化人郝明義用合訂本摘要,去論證軌道建設一字就花好幾億是誤解,也說明政府在高雄、桃園、台南,已有無人車計畫在做,但無人車還是汽車,如北市忠孝東路上每小時單向25000人次捷運為例,要用無人車替代,就需要5個無人車車道。

王強調,無人車是小眾運具,軌道是大眾運具,兩個不能相互取代。

交通部軌道建設報告共152本,郝明義拿合訂本來除字數是誤解

今天直播一開始,民進黨特意擺上厚厚兩疊交通部有關前瞻計畫軌道建設的報告,幾乎擋住兩位主持人,民進黨發言人吳沛憶及張志豪,王一開場,還半開玩笑說,「主持人勒?」張志豪點名的第一個提問人,就是網友麻辣呼應郝明義說法,酸經費最高的軌道建設,每個字都破一億,「政府好有錢么壽贊」。

20170620-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20日召開「全民檢視前瞻計畫,請林院長與民間直接討論」記者會。(顏麟宇攝)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20日召開「全民檢視前瞻計畫,請林院長與民間直接討論」記者會。(顏麟宇攝)

王國材則回應,這是誤解,他肯定網友認真,但也直言郝明義就是根據前瞻建設計畫合訂本來質疑,用合訂本去除,但合訂本僅是把每個計畫做一頁摘要,事實上,每個計畫,都有4本報告,分別是可行性、綜合規劃、環評、設計,光是軌道建設38項,就有152本報告,他認為很多部分要看內容,用這合訂本去除,是誤解,真正的報告是每個計畫都有4本,目前也全都上網,交通部網站上可看得很清楚。

軌道所需土地少於汽車,目前僅桃捷綠線需區段徵收

對網友質疑,台灣土地少?能夠建軌道?王也舉台北忠孝東路上捷運藍線為例,說明藍線單向大概兩萬五千人(每小時),但如一台車能載2.5人,單向等同每小時要10000部車在忠孝東路上,才能替代捷運藍縣,而10000部車代表什麼?一條車道一小時最高1800車,意思是,捷運藍縣軌道,換成小汽車,要五條以上車道,他以此強調,軌道跟汽車比,土地使用比較少,這就是為何軌道是重運量,比車道,公車還高,這也是要發展軌道原因。

王稍後回答土地徵收問題時也說,38項軌道工程,桃園捷運綠縣,端點在航空城內,當地市民希望用區段徵收,目前就這個個案,此外,正在施工的淡海輕軌,目前是用一般徵收,但新北市民也認為有淡海新市鎮二期,就希望也能保留土地,他說明,區段徵收還是一般徵收,每個地方居民看法不一樣,但交通部的想法,就是取得興建軌道用地,且車站能有高容積做商業開發,希望最小(影響)的方式來取得土地。

20170623-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圖中)與2位主持人、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左一)與吳沛憶(右一),一同解答網友們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問題與疑慮。(擷取自「民主進步黨」臉書粉絲專頁)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圖中)與2位主持人、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左一)與吳沛憶(右一),一同解答網友們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問題與疑慮。(擷取自「民主進步黨」臉書粉絲專頁)

軌道養不起?會參酌高雄經驗籌建時就和地方談好開發規劃

對網友質疑,捷運是否養得起?是否會虧錢?王也說明,高雄捷運虧了8年,去年開始賺7400 多萬元,但高捷主業,一天16到18萬人,仍不足,靠南北、大寮機場開發副業去挹注賺錢,他同意過去建軌道時,沒考慮營運,現在有了經驗,要做每條軌道,例如新竹輕軌一定會把沿線車站開發跟地方政府談好,因為車站收入是挹注軌道營運重要因素,車站設計都要考慮近來,規劃興建過程就把未來營運放進來,這是前瞻計畫一定要做。 (相關報導: 風評:蔡英文連三怒 有路用冇? 更多文章

大安公園很漂亮?會談自償性?

不過,王也強調,他常問一件事,大家覺得大安森林公園很漂亮,會談自償性?而忠孝東路方很方便?大家會談自償性嗎?他強調,公共運輸本身公益性非常高,比較像是政府鋪橋蓋路,而北捷現在230 多萬 運量,但北捷從一條2萬3運量,但藍線加入成23萬,然後一直加,到現在台北都會區完整130多公里路網,230多萬運量,高雄僅紅橘兩線,路網不完整,現在輕軌一小段,台北經驗來看,捷運不成網,效果都很差,很多人看破高雄,但假如成網,會有更多人來用捷運系統,這也是這次幾都都放進去捷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