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庇護權」對每個政治受害者一直是困難的,富裕國家愈來愈防範陌生人。他們說:「船已經滿了!」除了政治受害者,有愈來愈多人為了逃離自己國內的苦難,而成為難民。政治迫害是因信念、性別、膚色或者宗教而起,這些難民卻不是為了這些原因,而是為了生存奮鬥。許多提供庇護的國家因此很快認定,這些懇求被接納的難民「只是」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無權申請庇護。這些國家要求申請者提出更嚴格的證明文件,而難民時常因為不懂當地語言,也不理解有關當局的規定,往往很難提出相關文件,甚至根本拿不出來。
國際特赦組織如何對抗酷刑、監禁和死刑?
它起緣於兩名大學生對自由的渴望。他們遭到囚禁,一位記者報導了他們的故事。在那之後,國際特赦組織成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權組織。
1961年,一名英國記者報導在葡萄牙的獨裁政權下有兩名青年在監獄裡消失,只因為他們主張自己的言論自由權。數以千計的讀者決定加入行動(編註:國際特赦組織由英國律師彼得· 本南森(Peter Benenson)所創辦。當時他讀到這則新聞後,便撰寫一篇名為「被遺忘的囚犯」的文章投書媒體,呼籲全球大眾聲援這兩名被囚學生。),同時也為其他被遺忘的囚犯努力,於是國際特赦組織誕生了。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個援助囚犯的組織便在許多國家展開行動。
如今,世界各地有數百萬計的人支持這個世上最成功的人權團體。伊索匹亞的老師因為加入工會而失蹤;泰國的律師因為幫助窮人而被關押在精神病院裡;伊朗的學生因公開贊成家鄉的婦女應獲得平等待遇而遭致逮捕,所有這些都是特赦組織的案例。
國際特赦組織一旦知道何時何地,有人以非暴力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或者因為幫助他人而喪失自由,生命受到威脅,這組織就會發出警報。他們特別成功的是發出「緊急行動」。當一個人遭到酷刑、謀殺、甚至死亡威脅,或者陷於「被失蹤」的危機時,國際特赦組織就會呼籲全球各地啟動「緊急行動」。在現場和倫敦總部會查核這些案件,全球的成員一接獲緊急通知便迅速動員起來,滿坑滿谷的信件往往在幾小時之內就會透過傳真、電子郵件、快遞塞爆國家領導人的書桌,抗議這些不法行為。超過125,000 人在85 個國家建立起這個緊急行動的網絡。
單在德國,隨時就有準備寫抗議信件的萬人大軍。
國際特赦組織的力量莫過於他們的成員數量。(編註: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700萬名會員與支持者。)
這還不是全部。那些以民主自居的國家非常尊重國際特赦組織,這個援助囚犯的組織每年會針對各國如何對待囚犯以及人權捍衛者,提出一份總結報告。不僅那些恐怖統治的國家會出現在其中,拒絕被告獲得公正的審判或者其他極糟的人權狀況,也都會出現在那份報告裡。2007年的人權報告中,便指出德國支持美國在反恐戰爭中侵犯人權的行動。德國政客知悉美國情報機構非法逮捕與綁架犯罪嫌疑人並在監獄裡虐待他們,卻對此保持緘默、無所作為。此外,德國當局強制遣返難民回鄉,無視他們在當地將受到的身體及生命的傷害與威脅。而在德國監獄裡一名囚犯被燒死,至今仍無人知道原因。
誰在施壓以及蒐集證據?
人權觀察組織的觀察員施加壓力、絕不鬆懈!他們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設有監督者和揭發者。他們經常就迄今仍被隱匿的暴行向世人提出證據,揭發真相。
人權觀察(Human Righs Watch,簡稱HRW)這個非政府組織共有190位固定成員,多半是律師和記者,還有很多當地的協助者。當世界各地發生侵犯人權的行為時,他們會收集照片、目擊者證詞或訪談等各種證據於國際媒體上曝光,並且呈報給聯合國或國家政治人物。在國際特赦組織之外,這個美國最大、行動遍及全世界的人權組織,讓世人得知科索沃的種族屠殺。在南斯拉夫崩解後,爆發科索沃戰爭,持續十餘年;結束時,人權觀察挖掘出大屠殺的真相。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也是根據他們所提出的證據來起訴罪犯。
人權觀察還促使國際委員會主席禁止使用童兵。人權觀察「聽到」非洲難民兒童的吶喊,他們在西班牙特內里費島(Insel Teneriffa)的避難所遭到看護員的虐待;經人權觀察舉發後,該國政府才著手處理。人權觀察還讓世人看到非洲獅子山戰爭暴行下的受難者,以及他們和眾多人權組織合作催生出反地雷的運動。1997年國際反地雷組織的倡議者和他們的成員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人權觀察同樣對譴責大型企業違反人權的情況不餘遺力。
人權觀察的財務是由基金會和私人捐贈所支撐,徹底拒絕一切與政府相關的金錢贊助。
逃難取代防衛:德國難民組織「Pro Asyl」如何以及幫誰申請庇護?
(譯注:Pro Asyl直譯為「為庇護」之意,1986年在德國成立的一個獨立人權組織,旨在保護德國和歐洲難民的權利。最有名的主張是「留下來,要求居住權」,曾獲得多項和平獎。根據2014統計,現有18,000多名成員,除了公共關係和政治遊說之外,這個組織最有力的工作是在難民申請庇護程序中的陪伴。)
德國《基本法》第16條規定:「政治受迫害者享有庇護權。」這是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權。此處,「享有」一詞展現了Pro Asyl這個組織的工作內涵。
「享有庇護權」對每個政治受害者一直是困難的,富裕國家愈來愈防範陌生人。他們說:「船已經滿了!」除了政治受害者,有愈來愈多人為了逃離自己國內的苦難,而成為難民。政治迫害是因信念、性別、膚色或者宗教而起,這些難民卻不是為了這些原因,而是為了生存奮鬥。許多提供庇護的國家因此很快認定,這些懇求被接納的難民「只是」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無權申請庇護。這些國家要求申請者提出更嚴格的證明文件,而難民時常因為不懂當地語言,也不理解有關當局的規定,往往很難提出相關文件,甚至根本拿不出來。
面對這些情況,Pro Asyl提供了援助,他們在申請庇護程序中陪伴難民,並且提供法律諮商。當國家無視難民在當地面臨生命威脅與身體傷害的危險,執意遣返難民時,Pro Asyl會插手干預。他們會通知媒體,籌畫街頭抗議行動,或者在必要時組織起教會庇護所。Pro Aysl企圖阻止的是,德國官方雖然承認難民的庇護權,轉移到地方上卻不予實踐的情況。
因為教堂是受保護的空間,所以教會庇護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國家尊重教堂做為庇護所,不會使用暴力侵入。
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
曾先後於愛爾朗根與慕尼黑修習日耳曼學、歷史學、政治學及傳播學。於《斯圖加特新聞報》完成實習後,轉任《慕尼黑晚報》政治組記者與編輯,其後晉升報導、雜誌暨新聞部副理。一九九一年,開始以特約記者的身分自立。長期為許多雜誌撰稿,尤其鍾愛針對青少年族群的雜誌,因為在女兒身上獲得大量的啟發。二〇〇四年,以《政策只能由政府主導嗎?: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Nachgefragt: Politik)一書獲得「古斯塔夫.海涅曼少兒圖書和平獎」提名。著有《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會變成什麼?:打破哲學成見》(Nachgefragt: Philosophie)、《這個世界相信什麼?》(Was glaubt die Welt?)等書。
(相關報導:
致命的北韓旅遊》美國大學生為什麼就此離開人世?其他團員知道些什麼?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