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政府對規範「大學」與「學院」名稱所發佈的一份「意見」,使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任校長的「湖畔大學」成為新聞熱點。
這所由馬雲與八名中國著名企業家和學者於2015年創辦的「大學」,曾經有過「湖畔要辦300年」的理想,如今遭遇重大挫折。
中國政府「意見」公布後,「湖畔大學」已經被改名為「浙江湖畔創業研學中心」。
曾經被稱為最難就讀的「湖畔大學」風光不再。而在此之前,「湖畔大學」招生計劃被停的消息也曾被中國和海外媒體廣泛報道。

中國收緊管控
「湖畔大學」改名之際,正值中國收緊管控「冒名」培訓機構之際。
包括教育部、民政部、公安局、國資委、市場監管局等在內的中國政府八個部門5月13日下發了規範「大學」、「學院」名稱登記使用的意見。
該政府文件稱,一些企業內部設立的培訓機構、社會組織,未經批准冒用「大學」「學院」名稱,並對外開展宣傳、招生等活動,「造成社會公眾誤解,擾亂了教育秩序,產生了不良影響。」
根據這一文件,設立大學或學院,必須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標凖、程序審批,其名稱經批准方可使用。其他組織機構在登記時不得使用「大學」「學院」字樣。
企業設立的內部培訓機構,不得使用「大學」「學院」字樣的名稱及簡稱開展任何形式的宣傳等活動。
該文件雖然沒有點名「湖畔大學」,但中國網民和輿論都認為文件出台的時機和內容與政府監管「湖畔大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引發諸多「成也馬雲、敗也馬雲」的評論和聯想。
馬雲的麻煩
馬雲1999年創建阿里巴巴,在短短20年間使阿里巴巴從一家提供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平台的公司,發展為涉足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影視、媒體、教育、雲計算服務等多行業的巨頭集團公司。
2020年10月24日,馬雲出席一個金融論壇時的一番講話被認為是其後發生的諸多麻煩的開始。他表示,中國沒有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因為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系統,他認為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
外界普遍認為,此番言論似乎觸動了中國監管部門的神經,促使中國當局加快了對互聯網巨頭的監管步伐。
中國當局在2020年11月公布了《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在12月依據《反壟斷法》立案調查阿里巴巴集團。
2021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被指違反《反壟斷法》,罰款182.28億元人民幣 (27.8億美元)。這是中國《反壟斷法》歷來案件中最高的罰款。
除了阿里巴巴集團之外,馬雲持股三分之一的螞蟻集團2020年11月在香港上市的程序也被突然叫停。
在今年多個富豪排行榜上,馬雲也跌出了前幾年穩居的首富位置。
「湖畔大學」的更名,被觀察人士認為是馬雲以及他所代表的民營企業被納入更嚴密政府監管大背景下的一部分。
海外輿論對馬雲及其相關企業和機構所受到的限制也有諸多揣測。 (相關報導: 歐盟7月啟用二維條碼「疫苗證明」 承諾向中低收入國家捐1億劑疫苗 | 更多文章 )
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分析認為,這些在中共2022年換屆年之前所採取的措施,旨在化解巨頭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力,鞏固自身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