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好無聊唷?從中尋找樂趣 再無聊的事都有意想不到的價值

【Gene思書齋】好無聊唷?從中尋找樂趣 再無聊的事都有意想不到的價值

現在還沒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都會用智慧手機了吧?即使是我們這種有點年紀的人,經歷過沒有手機的大學,然後是智障手機的研究所,都已難以想像沒智慧手機可把玩的日子是如何過得下去了。

某個程度上來說,智慧手機應該解決了不少社會問題吧,因為那些花在滑手機的時間,如果是用在爭吵、打鬧,很難說會比較好。可是,用滑手機來逃避現實,恐怕也只是把面對問題的時間延後,很多家人或情侶在餐桌上,都盯著手機在滑,看來只是增加對彼此的厭惡。

更糟糕的是,如果手機沒電了,在搭車、等人、排隊時的時間還真不知如何打發,更甭提不能收信和上網和外界失聯的焦慮。在智慧手機發明前,人們是如何打發生活中諸多無聊的時間的啊?

無聊的感覺,是很令人感到害怕的,這可能是很多作姦犯科的人寧可決一死戰,也不願被關到監獄裡。有部科幻神作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的《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裡有一幕是,有一個阿宅為了強迫複製到一個電子裝置的顧客數位分身為其主人幹活,那數位分身剛開始不幹,阿宅就把她的一秒鐘轉成三個週那麼久,數位分身仍不屈服,阿宅把一秒調成六個月,數位分身就因為長時間的無聊而放棄反抗,成了操控主人智慧房屋的奴隸。

其實,我從小就懷疑,天堂怎麼可能存在,因為不管天堂更多吃喝玩樂的,每天不愁吃穿、無憂無慮的日子,難道不會無聊嗎?更何況那還是永生耶,玩到沒東西好玩了,永生恐怕是永不超生才對吧?不僅我們人類害怕無聊,連毛小孩也一樣,養貓狗或鸚鵡,如果不陪牠們玩耍,或者幫牠們找伴,牠們輕則來搗亂,重則鬱鬱寡歡而自殘。

有趣的是,這無疑是個五光十色的科技時代,我們甭說比古人,甚至比兄長都更容易找到樂子吧,那為什麼還會有許多人不時感到生活乏味?英國心理學家珊迪.曼恩(Sandi Mann)在《無聊的價值:學會留白,不再愈忙愈空虛,為人生注入樂趣、靈感與創意!》(The Upside of Downtime: Why Boredom is Good)中,要告訴我們,為何會有這麼弔詭的狀況呢?

問題就是出在這個時代,有些我們以為可以有效打發時間的刺激,其實只是重覆性動作而已,像是滑手機。也因為樂子更容易取得,我們就更貪心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先進國家的國民閒暇時間也增加了,很多人打發閒暇時間的方式不是參加創造性活動,而是趴在電視前被動接受垃圾。

珊迪.曼恩是認真研究無聊的心理學家,她指出一種獨特的情緒,還分各種類型。她提到一些無聊的實驗、無聊的嗜好等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可是,很多乍看之下無聊的活動,卻還是有怪咖樂此不疲,例如研究無聊,或者寫本有關無聊的書XD (相關報導: 【Gene思書齋】小時常被罵「不讀書長大當工人」?我們真的了解《做工的人》嗎 更多文章

為了應對無聊,過去即使沒有智慧手機,人們還是靠看電視、睡覺、泡澡、算數目、亂開車、喝酒、血拼、聊天、吵架、運動⋯⋯等等度日。研究無聊會無聊嗎?《無聊的價值》提到,殺人、暴動、嗑藥、賭博……都可能是無聊惹的禍,那麼消滅無聊就很不無聊了。那麼哪些人特別容易無聊?是外向的人?還是聰明的人?《無聊的價值》書中有一個測驗量表可以讓你瞭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