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伶觀點:寫下海中之島的抗疫榮光

作者認為,台灣也許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但我們自覺為民主自由的公民,企圖與世界各國站在對等交流之位,終能憑藉堅忍與智勇被所有人看見。(資料照,取自總統府)

「有人宣稱只有中國這種專制政府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但從台灣表現足以見得,民主國家不用嚴格封鎖,一樣能控制疫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4月5日的報導中,試圖以台灣抗疫有成鼓舞全世界「民主國家也能成功抗疫」。同日,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接受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曾言: 「像台灣這樣的國家就是防疫榜樣」公開讚揚台灣防疫行動,值得美國效仿。

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打擊,讓台灣在站上世界浪尖迎風搖曳,然而這樣的逆勢而上並不是巧合,而是依靠著多年來的經驗累積以及無數人的犧牲奉獻。

2020年1月下旬正逢農曆春節期間,武漢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武漢當地開始快速蔓延並逐漸擴散至中國各地,隨著出入境的返鄉出國人流,中國以外的地區也開始傳出確診病例。而台灣早在1月20日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進入春節休假的口罩廠員工和重要政府官員紛紛緊急被召回崗位。1月25日春節甫始,政府決議採購60台口罩機,打造國家口罩生產線,此時正在家中團聚的多數人們還在遲疑著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口罩嗎?

迅速組成口罩生產國家隊

1月26日,位於新店林口區的威欣利實業公司緊急召回員工加產口罩,80多人包含董事長開始連夜加班趕製口罩,一天生產約16萬片口罩,甚至還有罹癌的員工也顧不得身體的病痛,背負著為國家防堵疫情的使命感,連午休時間都未有鬆懈,每次都必須歷經長達七小時的久站或久坐,以確保口罩品質無虞及快速的分裝。1月27日,產製不織布的康那香公司也提早開工,陸陸續續不少工廠開始即速動工,全台灣當是日產約為79萬片,還未恢復到疫情爆發前日產約188萬片的能量。

基於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僅僅日約百萬的口罩產量很容易就造成民眾搶購口罩的恐慌。行政院於1月31日當機立斷耗資兩億建置口罩生產線。民間業者也快速成軍2200餘人的「口罩國家隊」,在短短25天之內完成了60台口罩生產機,完成口罩生產線的安裝,甚至後來添購的32台口罩機也同樣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交機。讓台灣口罩產量從日產200萬、400萬、600萬一路飆升至日產破千萬的驚人奇蹟,躍居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地。台灣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時間內讓口罩產量激增,除了政府決策大量投注以外,加緊口罩國家隊的組建也是一大關鍵。兩千多人的不眠不休,日復一日沒有假期只有加班的生活,甚至離家北上數月只為讓近百台口罩機如期交件,其中許多團隊甚至是透過來自不同公司職員的合作才得以順利推動流程開展。

而口罩實名制至今,歷經了1.0、2.0並升級至3.0,乃至更多修建版本,也是經由50名熱血工程師的無私投入。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柯文哲成了侯友宜的墊背 更多文章

2020082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6日出席記者會。(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用行動粉碎了疫情會爆發的質疑與偏見,但這一切並非源自於威權式的強力控管,而是不斷從過去中學習所累積的經驗和人民對於政府體制的信任。(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從後知後覺的被動防守到先發制人的超前部署

在當初僅僅5天時間內完成「eMask口罩預購系統」,在12天中讓口罩實名制2.0從無到有。這其中蘊含的不僅是眾人對於防疫情勢的急切,更多的是台灣一路累積而成一夕爆發的正面能量。台灣軟硬體實力雖是榜上有名,在國際間皆有一定貿易地位,卻從未能獲得全球認可和注目;如今,不論是日本對於唐鳳「天才IT大臣」的讚譽,還是歐洲工具機業者對於台灣產製口罩生產機速度的難以置信,都證明了台灣在危難時刻,能夠迅速發揮自主集結而成的正向能量,而不是等待被救援的時刻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