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菸老樹命運多舛!2度移植之後,又見廢棄物在周邊堆放。為了興建大巨蛋,松菸老樹移植到南港區山豬窟6年,卻仍見光禿、死亡,從山豬窟復育場場主李宗典口中得知,此塊原為垃圾掩埋場的土壤,已沒有進行任何污染檢測,9年累積的巨量廢棄物厚達3公尺,明顯缺乏土質污染的監控。此外,距復育地不遠,又見另一廢棄物暫存處,該地土壤的檢測項目,也僅涉及戴奧辛、重金屬簡單的2項,不僅是對老樹的威脅,也是國土健康的危機。
松菸老樹種植的山豬窟復育地是昔日的垃圾掩埋場,從地面往下算3公尺掩埋了總容量617萬立方公尺的廢棄物,而今上頭種植的老樹光禿,不禁令人問起這片退役後的掩埋場,是否遭受污染?是否持續進行土質污染的檢測?但得到山豬窟場長李宗典的答案是,由於此地已劃為公園,固依現行法律,沒有需要針對土壤進行污染檢測。
難道不擔心1994年到2003年掩埋的巨量廢棄物會污染土壤,致老樹復育成效不佳?李宗典反問「會有毒嗎?」還說「家裡的東西(指垃圾)分解不會產生毒素」,他表示,因為有做資源回收,故就算有毒素也很少。然而,經查發現,行政院環保署開始推動資源回收的年份為1998年,當時的回收比率僅5.87%,但山豬窟垃圾掩埋場卻早在1994年就已有垃圾的掩埋,故李宗典回應「毒素很少」,明顯與事實有出入。換言之,老樹移植至此垃圾場後,已沒有進行土壤污染的評估,但垃圾分解產生的毒素卻是確定存在的。
此外,距離老樹復育地車行5分鐘的地方,又見另一處明顯堆放大型廢棄物的所在,距離老樹復育地1.5到2公里,位於復育地的上方位置。該處是2010年啟用的廢棄物暫存地,堆放垃圾焚後的飛灰與家庭廢棄彈簧床墊,據悉,該區只是廢棄物的「暫存」地,正等待環保局通知要送到哪、等著回收再製水泥。

然而,此一「暫存」,就存了4年。多年堆積下來的飛灰與垃圾量已達6萬3000立方公尺之多,此處堆放的廢棄物進場前,會先進行戴奧辛、重金屬的檢測,之後每2個月再測,但土壤的檢測目前僅止於此2項,難保不會對距離不遠的老樹構成污染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