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上校的次子賽義夫,10日證實已被釋放出獄,自從2011年父親被殺害、其政權徹底垮台後,賽義夫被囚禁至今超過5年,還曾遭判死刑。賽義夫長期掌管利比亞外交工作,被視為格達費的欽點接班人,2006年曾經來台灣訪問,並安排陳水扁總統訪問利比亞。
2011年10月,在美國及北約組織(NATO)協助下,利比亞反抗軍扳倒格達費(Muammar Gaddafi),結束長達42年的高壓獨裁統治。賽義夫(Saif al-Islam)則被武裝組織「阿布巴克西迪克旅」(Abu Bakr al-Siddiq Battalion)俘虜,囚禁在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西南方的津坦(Zintan)。
阿布巴克西迪克旅10日證實,已在前一天釋放賽義夫,為了顧及賽義夫的人身安全,沒有透露進一步細節。格達費政權垮台至今,利比亞分崩離析,各方擔憂賽義夫出獄後,利比亞的混亂局勢將更添變數。

格達費政府垮台之後,利比亞陷入群雄割據的混亂狀態,甚至出現3個政府,釋放賽義夫的是位於利比亞東部城市托布魯克(Tobruk)的「國民代表大會」(House of Representarives,HoR),這個政府近日通過一項特赦案,釋放賽義夫就是其中一項命令。
但是,半島(AJE)衛星電視台指出,最初判處賽義夫死刑的不是國民代表大會,而是2016年才成立、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Government of National Accord,GNA),賽義夫出獄可能意味兩個政府的對峙情勢提高。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3月份報導,格達費家族成員公開支持控制津坦地區的軍事領袖哈夫塔(Khalifa Haftar),哈夫塔支持HoR,抗衡聯合國支持的GNA。哈夫塔曾是堅決反對格達費的將領之一,革命後佔領石油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受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大力支持。賽義夫出獄可能就是與哈夫塔達成某種協議。
利比亞的第三個政府名叫「救國政府」(National Salvation Government,NSG),與GNA同樣位於的黎波里,兩者經常發生衝突。

賽義夫受西方教育 擔綱利比亞外交門面
賽義夫出生於1972年6月,是格達費的次子。他曾赴瑞士、奧地利、英國等國留學,在倫敦政經學院(LSE)獲得博士學位,能說流利英語和一點點德語、法語,生活習慣也深受西方思維影響。也是格達費最信任最器重的子女,被認為是其接班人,但並未證實。
被以「伊斯蘭之劍」命名的賽義夫,早早就露出政治鋒芒。2000年,年僅28歲的他曾介入菲律賓政府和分離主義組織「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的和談。當時MILF綁架幾名西方人質,格達費政府長期支持MILF,因此派出賽義夫居中協調。賽義夫談判成功後,還促成菲國與MILF簽訂和平條款。 (相關報導: 格達費之子漢尼拔遭綁架後獲得釋放 | 更多文章 )
2006年,利比亞政府判處5名保加利亞籍護理師和一名巴勒斯坦醫師死刑,這群醫護人員曾在利比亞兒童醫院工作,在1998年被控故意在院內散播HIV病毒,426名孩童遭感染,52名病童死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後,賽義夫負起調查任務,他承認利比亞政府以酷刑逼供,也暗示是醫院本身衛生管理不當,最後利比亞法院改判六人無期徒刑,將他們送回保加利亞服刑,保國政府最後給予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