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因為霸凌,我幾近失語:私事遭公審、全班聯合排擠,種種真實經歷讓人不寒而慄

「這些人有意識的、無意識的、私底下的、公開的譏笑我的信念和喜好、創造了一種不平衡的權力關系,利用我的弱點來當作笑柄和操控的工具等,是我在兩年多來深刻感受到的......」(示意圖/Dick Thomas Johnson@flickr)

要寫關於自己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某種程度來看,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吧,特別是在這種公開的版面上。而我以目前還在學的身分,如此表達自己的事情,希望大家瞭解,我這樣做,是冒著某種風險和危險的。

我在發表自己在社工所遭到霸凌、未經許可的偷拍以及歧視這件事情之後,有些人詢問了有關於發生的事情。

然而,有關於歧視和霸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具有特定單一和具體理由的,在多數這樣的經驗當中,通常只要當事人受到關注,有關於當事人的所有行為,都可能被合理當成被汙名化或被霸凌的理由。在被問到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一時間我只感到不知從何說起。

濫用個人隱私訊息

在2015年,我進入東吳大學的時候,發現有關於自己的一切訊息,都遭到關注及刻意擷取。2015年我第一天上課,就發現有人尾隨跟蹤我進入學校。

此之後,在這所我曾經深愛的母校系所內,舉凡我的生活細節、我的一舉一動、有關於我的一切、有關於我的訊息,都以一種極為違反常理的、無法控制的狀態,被某些社工所及相關人士過度關注。

有一次課餘時間,一位學姊問我:「妳都上了哪些課啊?幾學分呢?」她問這句話的時候,是一邊笑、帶有嫌惡的表情,那是一種融合著像是在看一個「異類」的表情,我著看她的頭微微向後傾,好像想與我保持距離般的表情時,心中確實是閃過異樣,但我不疑有他,仍以禮貌的態度,把自己的狀況告訴她。

最主要的,是來自有關於我個人私底下的隱私、在學校內、外的生活,還有關於我家庭的私事,被無預警拿出來祕密的檢視、談論、分析和評價。

這些有關於個人私底下的生活,被以不直接讓我有意識到的方式,在特定團體中,公開的攤開供某些人討論、分析和評價的狀況,發生在教室裡的課堂上、走廊上、中午的餐桌上、私底下與同學的討論裡、老師和學生的交談以及網路上的負面或正面評價、批評當中。甚至,有關於我有沒有去上課、我家裡面的關係如何、我將來是否要結婚、我的私底下親密關係如何,都像是被刻意的窺視般,不斷的以各種方式,被關注和詢問。

而我,在最一開始,沒有對任何人透露有關於自己人生的私事、隱私性議題及私人生活有關的一切訊息。也沒有透露,以下將講到的,這些同學及相關人士口中所討論的有關於我的訊息。

也沒有透露,以下將講到的,這些同學及相關人士口中所討論的有關於我的訊息。

所以剛入學時,不管是直接、間接、有意的或無意的,聽到這些暗示、表示及討論時,我有數度感到驚愕,並且多次處在極大的震驚及自我懷疑(例如:是否是我想太多、搞錯、誤解或會錯意等。)

在我與許多同學的對話當中,這些私毫未經許可所散布在特定團體中的訊息,有些會透過某些人或同學,將他們得知訊息後所產出的評價,以諷刺及暗示性的方式,向我表達出來,也會透過網路上的影射性文章、面對面的交談、以表面上不讓我個人知道、私底下間接的在團體部分人之間談論的方式進行。 (相關報導: 【讀者投書】因為霸凌,我幾近失語:遭同班同學跟蹤、屢近身偷拍,她顫抖寫下何謂最狠欺侮 更多文章

有關於在我個人身上發生的事情、我在個人網頁上所發表的文章、我和老師會談的內容、有關於我個人的隱私及其所引發的爭議性議題、我的私生活(並非在學校、並非與同學之間討論)裡說過的話,被在許多課堂上,提出來進行討論,這些訊息,以與我私底下、生活中所發生事件完全相同的脈絡和情節,用不指出姓名的方式,拿來當作公開的上課或私下的師生討論的焦點及素材內容,將個人的隱私事件攤出來討論,而在過程中,包含老師及某部分學生,知悉這些事件的當事人為我本人(在公開上課的過程中,大部分的人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