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習慣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投資達人:陪伴閱讀,我有這十個心得

作者認為,以閱讀度過親子共處時光,長久下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ixabay)

除了一路上很多貴人提攜照顧之外,尼莫覺得對自己發展助益最大的,就是學生時代的苦讀,以及離開學校之後的持續閱讀。因此,從小孩未滿一歲才剛會坐開始,就每天都會讀一本書給孩子聽。一兩歲的時候,孩子大概只能專注5分鐘,後來慢慢拉長,到現在可花15至20分鐘讀一本書。關於「陪讀」這件事情,彙總常被問到的問題和心得如下:

一,為什麼要陪讀?孩子不能自己讀嗎?

首先,我認為閱讀是一種技術,而且是一種對腦力要求很高的技術,也許有些天份比較好的孩子,不需要家長陪讀就能掌握技巧,但我自己的兩個孩子不是這樣子,而是靠長期、持續陪讀,才能從閱讀學到知識。

二,陪讀有什麼好處?

孩子長期有人陪讀的狀況下,第一,語言發展會比較好,第二,對事情的認知理解能力也會比較好。

反過來,從家長的角度來講,長期陪小孩讀書,你會很清楚小孩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到什麼水平,孩子學習時碰到問題,很容易就知道該從哪邊下手解決。另外,透過長期陪讀,可以將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價值觀一點一滴傳承給孩子,這樣子你的孩子才會是你的孩子。

三,要陪讀到什麼時候?

根據看書學到的知識,以及自己陪讀到女兒目前小一的心得,小學中年級之後因為識字量足夠、且有基礎的認知能力,父母角色可慢慢從陪讀轉成共讀,就是從陪伴小孩讀書、講書給小孩聽,調整成為讓孩子自行看書。但畢竟看書這件事情,相較玩玩具或打電動娛樂性較低,故小學中、高年級放手讓孩子自行閱讀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家長在旁邊共讀,簡單講,就是要家長盯著讀。

四,為什麼你們家是爸爸陪讀?

一開始,因為勞務分配要平均的緣故,所以由尼莫陪讀。尼莫有王子病,僅承擔非常少量的家務,老婆一打二且負擔大部分家務的情況下,如果還要老婆陪讀,那她大概就要崩潰了。

其次,尼莫先前有在上班,下班回家陪伴小孩時間不長,老婆認為,她一打二陪伴孩子夠久了,把陪讀機會讓給尼莫,讓尼莫多些跟孩子深度互動的時間。

再其次的原因是,老婆認為以求學時期的成果而言,尼莫比較會讀書,應該讓尼莫發揮所長。

最後,就是在研究陪讀這件事情的時候,曾經看過研究顯示,由父親陪讀效果比較好。印象中,理由是男生講故事比較會不按牌理出牌,這對刺激幼兒思考和認知能力很有幫助。

五,為什麼要固定時間?

前面有提到,跟玩玩具等事情相較,閱讀終歸沒那麼有趣味,故特別需要安排在某個時段,把閱讀當成像是刷牙、如廁等一定要做的事情完成,小孩一旦養成習慣,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做這件事情。

多數有陪讀習慣的家庭,在孩子小時候都是把閱讀安排在睡前,類似講晚安故事的概念。

六,推薦書?選書沒那麼要緊

尼莫沒有特別推薦的繪本,因為你實際陪讀過就會知道,每個孩子在不同年齡的時候,喜好童書都會變來變去,很難講哪套童書對哪個孩子特別適合或不適合。

孩子小的時候,尼莫在家中擺了一百多本繪本,那時因為自己工作忙,老婆一打二也很忙,沒有時間上圖書館,故繪本都是用買的。 (相關報導: 元宇宙的夢很美,但宏達電撐不到那時候?現金3年後燒光,專家示警流動性危機 更多文章

有人會問:繪本不是很貴嗎?一本動不動就兩三百,沒幾分鐘就講完了,這樣買怎麼吃得消?尼莫都買在中國大陸出版的繪本,很多國外有名、有得獎的繪本中國大陸都有出,甚至很多中國大陸出版的繪本,都是拿台灣翻譯的版本過去印刷,買下來價格約莫是台灣的1/3左右,還蠻超值的。而且繪本放在家中小孩時常自己會拿來翻,但小朋友技術差常翻壞,買成本低的就比較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