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109年度認定「歌仔戲」保存者王仁心(王金櫻)、陳鳳桂(小咪)、「纏花」保存者陳惠美、「刺繡」保存者劉千韶、「緙絲」保存者黃蘭葉、與「傳統木雕」保存者陳啟村,代表國家對文化資產的重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日辦理「109年度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授證典禮」,由文化部李永得部長親臨主持,為6位保存者頒授認定證書,授證典禮開場表演由王仁心(王金櫻)藝師及陳鳳桂(小咪)藝師之歌仔戲的學子們領銜演出,與現場伴奏樂師相互搭配,充分展現演出默契,王仁心(王金櫻)及陳鳳桂(小咪)兩位藝師更是在典禮親自登場演出河洛歌子戲團著名劇目《天鵝宴》,讓現場觀眾再次欣賞到兩人精湛的身段演技。
而在頒獎典禮中文化部李永得部長頒授認定證書詪這6位保存者時現場響起掌聲恭,共同為國寶藝師喝采。
重要傳統藝術世代相傳 臺灣人間國寶藝湛登峯
文化部李永得部長致詞時感佩,這些傳統藝術保存著花畢生時間學習一項藝術,他說國家用授證來感謝他們,用來彰顯國家的文化實力,也藉由這些人間國寶的藝術能量,讓台灣的文化有更多元的呈現,今後會更加著力於這些傳統藝術保存。
文化部指出,文化資產除了有形的歷史建物,無形文化資產更代表了臺灣的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在世代更迭與傳統技藝的傳承過程中,諸位藝師時常與自我對話,不斷淬煉方成如今藝湛登峯的絕頂技藝。
另外為了讓民眾可以欣賞到國寶藝師精采的藝術生涯與其獨特的創作風貌,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渭水樓S03也同時舉辦「藝湛登峯-109年度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特展」,展出6位國寶藝師的精彩作品。從歌仔戲布景及錄音室復刻還原,纏花的纏繞藝術之美,刺繡的萬縷千絲情,緙絲的纖纖繪染,到傳統木雕的精雕細琢,透過這些傳統技藝讓人們感受離存已久的臺灣在地藝術之美。 (相關報導: 先別刪藝FUN券APP!文化部曝還有2重大功能:國家級邊緣人也能用 | 更多文章 )
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保存者至今已十一年,往後文化部仍會繼續努力,以無形文化資產的發揚與技藝傳承為使命,視臺灣的傳統藝術與人文精神存續為首要,讓各界更加認識與珍惜臺灣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