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虎年第一個周末快樂~《世界走走》訂閱計劃+全新官網上線,任何鼓勵與建議歡迎寄信給我們,走走期待妳的看法!
【台灣】什麼是家?
報導者 - 什麼是家?新年的六種作答
背負百萬學貸、住在青旅上下舖的外送青年;離鄉背井打拚,嘗試在都市建立部落的原民社群;流亡來台,給彼此做依靠的香港人……社會變動的邊緣,人們嘗試建構的「家」也千變萬化,報導者專題紀錄在台灣的六種非典型家庭,每一種都拓展了「家」的定義與想像。
推薦原因:農曆新年剛過,這是最容易感受「家庭」意象的時節,但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媒體與社群內容裡,家的形象普遍脫不了一家老小、幸福團聚吃年菜的單一框架,此系列文章呈現的「家」可能迥異於尋常定義,但故事主角追逐、背負、構築家園,正反映出歸屬感的締造是動態過程,而不是以人口或房屋為準的唯一終點。

【中國】徐州八孩母親事件
端傳媒 - 豐縣「八孩母親」的身份謎案,與中國城鄉的想像鴻溝
冷極的冬天,眾人沈浸在年節氛圍時,一位女性被鐵鍊繞脖拴在小泥屋裡的影像引爆議論,這位「徐州八孩」的母親喚起全中國爆發式關注,公家機關被迫窮盡追查之後,證實她是拐賣人口與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在呼喊正義之際,真相比你我想的更模糊不清。
推薦原因:中國拐賣女子逼婚現象受到極大關注,一胎政策與重男輕女的的終極惡果壓在一個個女性身上,夫家、農村與人口販子也被大肆聲討。只是當許多城市女性恐懼「被一棒打昏賣去農村」時,此文揭開更多偏鄉的婚嫁市場真相,真正無力抵抗的拐賣受害者反而容易被視為自願或「應得」的悲哀。此文也點出輿論應促使政府往何處作為,雖然未必行得通,但至少得以看見更多紋理。

【香港】大公文匯報怎麼說
Nikkei Asia - Hong Kong's independent media fight to survive
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與眾新聞的熄燈,揭示香港新聞自由與媒體從業者的黑暗時代到來,親中國的媒體早就蓄勢待發,填補進這塊真空。
推薦原因:香港自由派媒體的陷落,各位讀者應該已經讀過許多資訊,Nikkei Asia(日本經濟新聞)此篇卻深入訪問到光譜另一頭——親中媒體高層如何計劃掌握輿論場的核心力量,他們對中共中央的忠心不二以及如何靠此謀利,值得警惕。

【Herstory】我終於是我自己
鏡週刊 - 媳婦的年夜飯 舒服過年的6種提案
農曆春節,身為媳婦總是提前繃緊神經,除夕吃團圓飯、初二才能趕回娘家的傳統,成了許多女性煩惱掙扎的原因,過個年一定要如此嗎?6個不同世代背景的女性說出她們與家庭的折衝,「過節的政治」相當有趣。 (相關報導: 今年除夕,他和他帶著女兒一起回老家 | 更多文章 )
推薦原因:鏡週刊這個系列與報導者的家庭專刊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是把焦點放在「媳婦」的想法和選擇,凸顯華人傳統文化對女性的角色期待在節慶時分特別沈重。只有擺脫僵固的傳統儀式才能享受過節樂趣。印象最深是有了選擇的自由後,獨自一人吃水餃當年夜飯也能快樂,因為「我終於是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