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吃拉麵很大聲,才不是為了有禮貌!盤點7個他們讓台灣人感到最不可思議的特別習慣

日本獨特的文化習慣,常讓外國人大嘆不可思議。(圖/取自Pexels)

世界各國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及習慣,而因地緣關係與台灣交流甚密的日本文化卻常常讓許多外國人覺得無所適從。出門喜歡攜帶長雨傘、邊走路邊吃東西被視為不禮貌的象徵?不妨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對日本人而言很普通的事,但對於外國人而言卻不可思議呢?

1. 邊走邊吃不禮貌

去東南亞旅遊的時候,確實經常會看見很多人邊走邊吃。但在日本的街道,別說鮮少看見站著吃東西的人,邊走邊吃的人就更是稀少了。當然,在傳統節日或是舉辦大型娛樂活動等特定場合,會有很多人邊逛邊吃。但是,在普通的路邊或者車站前極少會看到有人邊走邊吃。

為什麼會這樣呢?在日本,很多人從小都會學習餐桌禮儀,比如等家人到齊了、大家一起說完「謝謝,我開始吃了!(いただきます)」才開始用餐。此外,吃飯時身體要挺直,手肘不能支在桌面上,吃飯前事先去好洗手間,用餐時不吃完不能離開餐桌等等,站著吃東西或者邊走邊吃,都屬於沒禮貌沒教養的行為。

除了在街道等公共場所吃東西會讓人覺得沒禮貌之外,其實還有幾個理由。例如邊走邊吃會弄髒街道、可能不小心把食物散落到他人身上等等。從日本文化中很受重視的美學角度而言,站在街邊吃東西很難讓人認為這是優雅的行為,看到的人甚至會覺得「みっともない(不成體統)」。也因此,在日本邊走邊吃絕對是大NG行為。

2. 習慣使用長柄雨傘

一旦下雨,雨傘對我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相信去過日本遊玩的朋友們都知道,日本人在下雨天的時候偏偏獨愛體積大且不易攜帶的長柄雨傘,而非小巧玲瓏的折疊傘,這樣的習慣跟位處亞熱帶地區的台灣有極大的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有什麼規定嗎?

由於地理因素的關係,導致日本雨季月多頻密,且非常容易受到颱風襲擊。這個時候長柄雨傘的優勢便可體現出來,相對於摺疊傘,長柄雨傘的傘骨較堅強,能夠有效幫助日本的居民,在強風強雨中抵擋暴風雨的衝擊。因此,在日本的便利商店和自動販賣機都有販售長柄雨傘。

此外,就是日本文化的人文情懷了。下雨時在一些公共區域,若是將摺疊傘收起來,雨傘上面的雨水很容易會滴得到處都是,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影響到他人。但若是使用長柄雨傘,雨水便會順著傘尖直接落到地面上,而不容易沾弄到其他人身上,這也是日本人喜歡長柄雨傘的原因。

3. 現金主義

如果你到訪過日本,你會發現日本喜愛用現金支付方式,在海外通行的信用卡及其他非現金支付方式在日本未必行得通。

日本的科技發展一直在國際間領先,然而支付方式的主流還是現金,比起非現金支付方式使用率六成以上的韓國與中國,日本在這方面就不太相同。

其實,日本人愛用現金被認為有兩大原因。一是天災頻繁,日本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個國家經常出現地震、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而災難發生時的停電狀況正顯示出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缺點。 (相關報導: 日本最難吃的食物竟然不是納豆!網友點名12道地獄級料理,第一名吃起來軟糊糊超像嘔吐物 更多文章

2018年9月16日北海道發生七級大地震,讓整個北海道出現停電狀況,共花了差不多2天時間才讓99%的地方恢復電力,10月4日所有地方才恢復正常。地震發生後,大批民眾趕到超市購入糧食及日用品,然而因為停電,信用卡等讀取機器無法運作,讓沒有現金在手的非現金支付使用者沒法成功購物,這些例子讓日本國民對非現金支付方式抱有保留態度,認為還是使用現金最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