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經營權之爭,意外讓電子投票機制產生漏洞,由於公司派可以看到股東戶號,等於提前了解股東對於議案想法,有機會讓公司派聚焦遊說「中間選民」;對此,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表示,正在研議改進措施。
日前大同舉行股東會,儘管前時力立法委員黃國昌獲大同市場派提名參選獨董,並在電子投票顯示為所有參選董事、獨立董事中最高票者,但卻被公司派認定投票無效。主要是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在股東常會刪除逾53%股權的決議權、投票權。
若非遭刪除投票權,僅從電子投票結果,已可確知黃國昌當選獨董,也使電子投票更受市場重視。
集保結算所表示,依規定,股東會電子投票在股東會2天前截止投票及修改,也就是前3天的半夜12時截止,例如,6月30日召開股東常會改選董事,6月27日半夜12時截止,之前都可投票及修改投票對象。
由於股東會電子投票是由公司管理,當有經營權之爭時,公司派掌握電子投票平台的「金鑰」,可以看到投票股東的戶號,一旦找到電子投票投給市場派的股東,勸說改投公司派,其公平性受到質疑。
集保結算所表示,雖然上述過程只是假設,但制度設計上確時無法排除這樣的可能,現正在研議相關改進措施。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相關報導: 玉晶光大跳水!全因「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一句話…郭明錤點名將成最大輸家 | 更多文章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