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傍晚,住在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大井龍輝正在開車返家途中。他在每日往返的路上不經意往海上看去,卻在加賀外海看到了持續十秒左右的爆炸火光。大井龍輝當時以為自己目擊了北韓的飛彈落海爆炸,心裡還想著:「要是這東西掉在船隻或陸地上該怎麼辦?」這場爆炸沒有發生在加賀岸上當然是萬幸,不過掉在海上的並非金正恩的武嚇飛彈,而是日本自己的F-15DJ戰機。
根據大井龍輝對《北國新聞》的說法,他看到爆炸火光的時間是當天的17時25分左右。而根據航空幕僚監部發表的墜毀經過,這架32-8083號機是在17時30分左右從小松基地起飛,並在距離基地僅5公里處從管制雷達上消失。綜合民眾的目擊落海時間與雷達光跡消失地點,這架F-15DJ等於是起飛後幾乎第一時間就直接墜海。自衛隊5時50分便展開搜救,但截至2月7日凌晨仍舊沒能找到兩名飛官,墜毀機身也只能尋回殘破零件。

這起戰機墜海的不幸新聞,讓日本媒體在事發當晚紛紛發出快訊。幾個小時後,更傳來讓人驚訝的細節。這架墜毀的虎紋戰機隸屬航空自衛隊「飛行教導群」,也就是在模擬空戰中負責擔任「假想敵」的精銳部隊。而當天這架戰機上的飛官,除了33歲的一等空尉植田龍生,竟然還包括52歲的飛行教導群司令、一等空佐田中公司。
田中公司過去曾擔任第四航空團第11飛行隊的隊長,這支部隊其實就是空自的「藍色衝擊波」 (ブルーインパルス)飛行表演隊,飛行技術自然不在話下。去年6月18日田中公司調任小松基地,並且成為「飛行教導群」司令,負責帶領麾下的精銳飛官在全國各地參與演習與模擬空戰,磨練精進各地空自部隊的飛官戰技。由於田中公司在航空自衛隊資歷甚深,連小松基地的指揮官石引大吾少將(空將補)都是他的學弟,許多同袍都對媒體表示「如此精銳老練的飛官,不可能發生操作失誤」。

自衛隊雖然出動了包括直升機護衛艦「日向號」、潛水艦救難艦「千早號」在內的搜索船隊,小松基地的同袍也來回在失事處的岸邊來回搜尋,希望至少可以救回長官。一個星期過去,即便石引大吾少將對媒體宣稱「田中是我最尊敬的學長,大家都相信他還活著」,但除了水平尾翼、燃料配管等破碎零件,田中公司與植田龍生依舊下落不明,生還希望也幾乎破滅。石引大吾也說,由於雷達光跡消失處不見得是墜海地點,加上海浪與潮汐因素,搜救工作確實存在各項困難。
根據自衛隊的公開資料,這架雙座版的F-15DJ是在起飛後往右迴旋後墜海。雖然飛機起飛後3分鐘與降落前8分鐘因為最容易發生空難,因而被稱為「魔鬼的11分鐘」,但從該架墜海F-15DJ的最後一次起飛畫面,包括起飛前檢查、後燃器加速起飛的情況、以及右轉進入訓練空域的路線,均無任何特別之處。曾擔任自衛隊F-15飛官的前川宗對《北國新聞》表示,可能是這架F-15起飛後無法拉高高度,或許是突發的飛機故障或者遭遇鳥擊,飛官唯一的考慮只剩「避免戰機撞擊地面,造成更大災害」。 (相關報導: 「她站在房間裡,表情茫然,脖子上拴著長長的鐵鏈」 中國「八孩母親」折射的女性處境 | 更多文章 )

除了退役飛官前川宗推測是戰機發生問題,《詹氏防衛雜誌》的日本特派員高橋浩佑也認為,這起墜機事件凸顯了日本戰機老化的問題。根據航空自衛隊公布的資料,這架墜毀戰機從1993年開始服役,總飛行時間為5960小時。根據《全球安全》(Global Security)的資料,F-15最初的作戰需求為4000小時的使用壽命,不過在機身結構測試之後,F-15C的使用壽命延長到了8000小時,F-15E甚至宣稱可達到180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