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中國即將迎來動盪」──中共威權的未來(上):習近平執政失敗,暴露中共弱點

2020年中國兩會,解放軍巡邏天安門廣場(AP)

自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境內經濟低迷與國際社會施壓帶來的巨大壓力,很可能暴露出中共與習近平堅強表面下潛藏的脆弱和不安。美籍華人政治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裴敏欣在美國重量級期刊《外交》撰文指出,北京正在重蹈當年蘇聯的覆轍,蘇聯的僵化與封閉是其解體的主因,習近平也同樣陷於制度僵化的囹圄,他提倡極權強人政治,導致鮮有官員敢於糾正政策錯誤。

裴敏欣(Minxin Pei)指出,習近平治下的中共政權顯露出很多弱點,他下令大規模掃蕩,以反腐運動為幌子清除黨內異己;施加中國近代史上最嚴格的媒體審查;在新疆建造「再教育營」,囚禁逾百萬穆斯林少數民族;實施集權政治經濟決策,將政府資源挹注於國有企業;佈下天羅地網般的監控體系。

他在《外交》(Foreign Affairs)寫道:「這些做法只會使中共變得更加脆弱:龐大國有企業扭曲了經濟體制,監控加劇反抗,新冠病毒的傳播只會加深中國人民對政府的不滿。美中競爭帶來的經濟緊張局勢和國際聲譽下滑,最終可能是壓垮中共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習近平繼續保持這一路線,侵蝕中國經濟和政治實力的基礎,並壟斷職責和控制權,他將使中共面臨災難性的變化。」

中美新冷戰:川普與習近平(美聯社)
中美新冷戰:川普與習近平(美聯社)

一隻紙糊的老虎

自2012年上台以來,習近平以強人統治取代了中共先前的集體領導路線,2018年他更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顯示想要繼續掌權的決心。權力集中使中共面臨風險:強人主政的優點是能夠快速做出困難決定;缺點是大幅增加犯錯的可能性,而國家決策的代價高昂。集體領導可以藉由共識決來減少決策錯誤,強人統治顯然使中共失去體制與意識型態的靈活性。

中共官員若想糾正政策錯誤、逆轉習近平親自做出的決定,都需要冒極大的風險,因為糾正勢必會削弱習近平的形象,而習近平要求下屬必須忠誠,這也扼殺了中共內部的政策辯論空間。裴敏欣認為,結果很可能導致北京當局內部不團結,並且發生重大失誤、損害習近平的權威,進而使他在黨內的政敵有機可趁。

遭受挫折的強人自然會力阻他的對手密謀造反,例如毛澤東1960年代發起「文化大革命」,全方位階級鬥爭殘害了那年代的知識份子。政敵蠢蠢欲動,必定會加劇習近平的不安與偏執,進一步促使他制定掃蕩行動。習近平近年已經對國內少數族裔和政治異議者採取鎮壓行為,裴敏欣預測未來幾年,他可能會更致力於掃蕩異己,這將加劇中共執政精英之間的緊張關係和不信任感。

香港民眾在維多利亞公園悼念六四受難者,並且高舉「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手勢、以及「天滅中共」的標語。(美聯社)
香港民眾在維多利亞公園悼念六四受難者,並且高舉「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手勢、以及「天滅中共」的標語。(美聯社)

「新冷戰」開打,中國將面臨經濟下行

裴敏欣認為,在中美持續發展「新冷戰」的局勢下,兩國注定「脫鉤」,無論2020年美國大選贏家是誰,經濟脫鉤趨勢都會持續,因為減少對中國貿易依賴、限制中國實力,已經是美國兩大黨的共同目標。中國知道脫鉤的危險,所以近年盡力降低國際貿易在國家經濟成長的占比,2018年出口占GDP比重為19.5%,遠低於2008年的32.6%。 (相關報導: 「中國即將迎來動盪」──中共威權的未來(下):習近平遭逼宮、下台的6種可能情況 更多文章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放緩,將會加重「脫鉤」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中共試圖用無法治本的方式來刺激短期增長,例如增加銀行貸款、建設不重要的硬體設施,反而會使經濟成長更為緩慢。」裴敏欣表示,理論上中國絕對有能力撐過因中美脫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只要優先保留有限的財政資源,進行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改善人權與侵略問題、拉攏日本等美國盟友。

武漢肺炎重挫中國經濟(AP)
武漢肺炎重挫中國經濟(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