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自救會被抹紅!發言人:蔡同榮邀請的人,怎麼可能傾中

民視斥資 25.5 億元,經過 3 年興建而成的林口數位媒體總部,也是本次經營權之爭的重要導火線(圖 / 翻攝自 youtube)

去年五月底,民視董事會進行例行改選,一如過往的默契,常務董事陳清福、宋文洲將委託書交由資深副總王明玉進行投票;原先,兩位常務董事預期田再庭董事長將續任,然而投票結果卻大出兩位常董的意料之外:原董事長田再庭宣布不續任、推舉出因身兼承包商身份而有爭議的法人董事郭倍宏,投票結果以四比三通過確定接任。

由於反對現任董事長郭倍宏的經營狀態,反對派已成立股東自救會,民視常董陳清福、宋文洲都是其中的成員,共同號召民間投資的股權人支持。

大樓承包商成為董事長,有利益衝突之嫌

現任董事長郭倍宏的上任,之所以引起幾位常務董事反彈,這與民視的大樓工程有直接關係。2014 年,當時正在為民視蓋設大樓的宏昇營造董事長郭倍宏出任民視的法人董事,引起了幾位常董的反對,認為由工程的承包商出任董事有非常大的利益衝突。

自救會發言人白旭屏表示,當時郭倍宏做出了兩大保證,包含不插手民視經營、不追加工程款,因此最終獲得董事會成員接受。然而去年五月,郭倍宏卻突然被當時的董事長田再庭提名接任,部分常董在會議後方知此事、難以接受,當時民視的總經理陳剛信憤而請辭總經理一職;而同時到了去年十一月,大樓工程款追加了一億多元,更讓當初接受郭倍宏出任董事的常董們十分不滿。

白旭屏表示,對照民視創辦人蔡同榮及郭倍宏,更突顯此事的爭議,「蔡同榮先生是非常清廉自持的人,從他的著作《民視與我》中可以看到,他不讓董監事和自己的弟弟承包公司的工程。」

但即使常董們反對這一現況,在郭倍宏出任董事長後,董事會的例行運作也發生了改變。白旭屏說明,「由於董事會成員有 21 位、人數眾多,因此過往都是每月常務董事會議後,每季再將常務董事的建議移到董事會上討論;但郭倍宏上任後,常務董事會議便停止了,常務董事形同虛設。」缺乏常董會的溝通,只剩下每季一次在董事會中的爭吵,是經營權爭議越演越烈的重要因素。

經營權之爭倒數,一萬多名「民間投資」股權人是最大關鍵

民視全名為「民間全民電視公司公司」,是第一間純民間資本的無線電視台,最大股東「民間投資」是成立之初便因應民視而生的控股公司,目前超過萬名的股東共佔有民視 46.69% 的股份,相較於挺郭派的 5% 股份與反郭派的 20% 股份,這些以當年三萬元、五萬元支持民視理念的股權人們,才是足以左右民視經營權的最大多數。因此,本月 25 日舉辦的「民間投資」與民視的股東會,也是雙方角力的重要戰場。

白旭屏表示,雖然民視內支持郭倍宏的一派,僅擁有大約 5% 的股權,但由於掌控了股東名冊,因此反郭一方難以發起臨時股東會檢視經營問題;即便以監察人身份要求公司提供股東名冊召開股東會,也被以「名冊不在公司內」為由而被迫放棄,因此只能透過發起自救會的形式,從外部來號召股東關注及參與股東會。 (相關報導: 民視常董陳清福爆:《政經看民視》1年燒7000萬,謝志偉以前有花這麼多嗎? 更多文章

20170425-民視股東25日一同出席召開「民視股東自救會發起會議」。(顏麟宇攝)
民視股東25日一同出席召開「民視股東自救會發起會議」。(顏麟宇攝)

這些超過萬民的股權人,雖然手上拿的是「民間投資」的股票,但實質上是民視的股東。在 2005 年時,民視的另一間控股公司「全民電通」解散,將「全民電通」的股票換發民視股票給一般股東,但「民間投資」在同一時間僅換發給股東三分之一,也就是股東將持有三分之一的民視股票及三分之二的「民間投資」股票。「這對於股東來說,其實有非常多不便。」白旭屏表示,自救會也希望推動「民間投資」股票換發民視股票,讓民視的股權單純化。同時,由於民視的經營狀況其實股東們非常難以監督,因此自救會也主張推動民視公開上市,來保障股東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