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三倍券將於15日發放,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9日表示,實體券會進行第2波加印,若以2000萬份來算,總成本約為12億。對此,有網友在PTT發文詢問,「有沒有人可以解釋一下三倍券與消費券有什麼不同?」引發討論。
網友「jackhsu1」在PTT八卦版發文詢問,「有沒有人可以解釋一下這個三倍券跟3600消費券有什麼不同?那些專家是根據什麼理論來解釋替代效應會比之前少?」他表示,吃飯還是每天都要吃,7日預繳1000元,15日領券,就拿券去買吃的就好了,現金少拿2000,而且可以用到年底超過150天,1天平均用20元就好,年底前也會用完。
他進一步質疑,難道拿了三倍券後原本吃吉野家會改成吃鼎泰豐嗎?消費券不會讓人衝動消費,難道三倍券會?他指出,疫情過後,受影響的族群恐會把錢包關緊,導致替代效應更嚴重;且此次印刷成本比當初預估還高這麼多,「又是哪個天才評估的?」 (相關報導: 「發三倍券,不如舉杯三致歉!」陳水扁點出三大重點 | 更多文章 )
此貼文一齣,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在底下留言「你沒台灣價值 你不懂」、「台灣價值模型 沒學過就去儲值」、「差在你要付1000 消費券沒有」、「2000+台灣價值>3600」;不過也有人認為時空背景不同,不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