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觀察:台灣是適宜女性從政的地方

2016年5月20日,新任總統蔡英文宣誓就職(總統府)

蔡英文在本周五(5月20日)宣誓入職,成為台灣首位女總統。

不過,這位愛貓的前法律教授對當總統從來沒有那種熾烈的追求,在東亞政壇的女性領導人中屬於較特殊的。

跟韓國總統朴槿惠、菲律賓前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和泰國前總理英拉·西那瓦不同,蔡英文從政並非因為其父兄或丈夫是政界要人。

但這在台灣也不奇怪。

台灣政界不少女性,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高雄市長陳菊,還有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都沒有顯赫的政治家庭背景。她們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己的奮鬥。

女性在台灣立法院也很引人注目。在舉世聞名的立法院肢體衝突中就有女將衝在前頭。

今年1月大選之後,女性立法委員的比例為38%,高於國際平均值22%,遠超亞洲各國,以及包括英、美、德國在內的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bbc
2013年台灣立法院立委爆發肢體衝突。

但為什麼蔡英文的40人內閣(行政院)裏只有4名女性呢?

行政院發言人把這個問題歸咎於黨內缺乏經驗豐富的女幹部,因為民進黨在野多年;另一個理由是民進黨的女幹部當選了其他職位。不過,他承認一些女幹部回絕了內閣任命。

其中一位,65歲的前經濟部長何美玥告訴我,她為政府服務了33年,個人的需求被置於第二位,同時還要持家。她現在只想有一點自己的時間。這是個許多女性都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我一邊工作一邊還要照顧小孩。我唯一可以忽略的人就是自己,」何女士說。「跟我同齡的男性是否會回絕任命?男人,他們年輕時不需要奉獻那麼多自我,因為他們沒有照顧孩子的負擔。對許多男人來說,工作就是他們的生活。」

即便如此,在台灣女性馳騁政壇仍很自然,蔡英文的性別沒有引起絲毫的大驚小怪。

bbc
蔡英文的40人行政院裏只有4名女性

然而,再仔細觀察,就可發現台灣政壇女性比例較高這一現象背後,配額制顯然起著重要作用。配額制規定全國不分區立委議席中必須有一半的女性保障席位,地方選舉中各選區每4位當選者中必須有一位女性。

紐約一名研究台灣女性參政問題的教授喬伊斯·蓋爾博(Joyce Gelb)指出,「憲法規定必須給女性特殊地位。只有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採納了類似的政策。這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顯然是獨特的。

其他學者認為,歷史上婦女參政和女權運動的傳統因素,以及有較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女性能夠擔當領導角色等社會因素。

多年來,台灣女立委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配額規定,甚至有觀點認為不再需要配額制了。

bbc
前經濟部長何美玥說自己擔任政府官員的33年裏又工作又持家,難以顧及自己的需求

顯然,蔡英文未能在自己的內閣裏納入更多女性官員這一事實表明,配額制對平衡性別比例仍舊有用。在不受配額制限制的地方選舉中女性當選比例只有15%,參加競選的女性也比男性少得多。

新近當選立委的女權組織聯盟負責人陳曼麗表示,「一對一競逐的情況下,男性通常比女性佔上風,因為他們有經驗和人脈。我們在培養女性參政和擔任政府官員方面做得還不夠。」

女權團體認為,有女性從政無疑有助於推動女權運動;有利於女性的法案更容易通過,包括涉及產假和育兒的法案。

bbc
前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沒有顯赫的政治家庭背景,卻最終成為國民黨主席

台北中央研究院的鮑彤(Nathan Batto)說,配額制促使政黨更重視培養女幹部。

但來自事業-生活兼顧和平衡方面更艱巨的挑戰正在改變社會上對幫助女性踏入政壇並在堅持從政的看法。

鮑彤說,「女性在政界發展會遇到男性所沒有的許多障礙。她們必須得到家庭和配偶的支持。對於男性來說得到配偶支持通常是不言而喻的。」

bbc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臉書上說跟她的貓玩耍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台灣在女性從政方面排名很高,但也必須指出,台灣政壇地位最高的4名女性都未婚,也沒有子女。 (相關報導: 如何把小英送進總統府?民進黨秘密武器:一場改變歷史的華麗行銷 更多文章

(編譯:郱書 責編: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