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18日公布2016年的得獎名單,其中,《美聯社》(AP)以報導泰緬非法勞工遭奴役捕撈海鮮,同時超時剝蝦獲得「優異公眾服務獎」(Public Service)。
The @AP wins Pulitzer for public service for stories on enslaved fishermen in Asia https://t.co/rAL71eamvh pic.twitter.com/ZDUiPUejtg
— Los Angeles Times (@latimes) 2016年4月18日
延伸閱讀:《泰緬勞工遭奴役16小時手工剝蝦 美國官員要求禁止進口》
「突發新聞報導獎」(Breaking News Reporting)由報導加州聖伯納迪諾(San Bernardino)槍擊案的《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奪下。
老牌媒體《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記者羅蘋(Allisa Rubin),則以「描寫阿富汗女性遭受不公無情待遇而失去生命」的系列報導,榮獲「最佳國際新聞報導獎」(International Reporting)。
Read the work of @AlissaNYT who just won the Pulitzer for her reporting on women in Afghanistan https://t.co/MIh9t4C7ug
— New York Times World (@nytimesworld) 2016年4月18日
綜觀得獎名單,由重要獎項得主的作品可以看出,在講求快速的網路新興媒體時代裡,經過詳細求證調查的深入完整報導,還是容易獲得評審團的青睞。
在文字戲劇與音樂獎項方面,2015年在美國風光上映引領風潮的口碑賣座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不負眾望,拿下「年度最佳戲劇獎」(Drama)。
The 2016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goes to... @Lin_Manuel #Pulitzer100 pic.twitter.com/78ORIi2aOa
— The Pulitzer Prizes (@PulitzerPrize) 2016年4月18日
1917年,美國傳奇報業發行人普立茲(Joseph Pulitzer)立下遺囑,為鼓勵新聞業界的公眾服務精神,設立普立茲獎。目前獎項已擴增至22項,每年由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評選委員會選出。獲獎者可獲獎金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優異公眾服務獎得主則可獲一面金牌。

2016年普立茲獎得獎名單
新聞類
公眾服務獎:《美聯社》
突發新聞獎:《洛杉磯時報》
解釋性報導獎:《ProPublica》、《Marshall Project》
在地報導獎:《坦帕灣時報》
全國性報導獎:《華盛頓郵報》 (相關報導: 報導史諾登事件 衛報華郵同獲普立茲 | 更多文章 )
Post journalist win Pulitzer in general nonfiction category https://t.co/ZkrZfdv23i
—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 2016年4月18日
國際報導獎:《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