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大船寬、淺吃水、肥胖船型的趨勢,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副總經理曾國正今天指出,台船已成功開發EMS(Easy Maneuvering Ship,簡易船舶操控)技術並應用於實船設計,從掌握關鍵因素著手,提供船東更可靠、節能的操作安全服務,並且大幅提升台船的市場競爭實力!
這項改善方案當中,曾國正表示,台船在船舶艉部的非對稱鰭翼裝置(ES Y-FIN),目前更已獲得專利,粗估可節省船舶油耗成本3%〜4%;而艏部甲板氣流導罩(Windshield),預估也可為中大型貨櫃輪達1%〜3%的節能效果。
2017綠色航運研討會(Environment Friendly Sailing Workshop),4日上午在台船台北辦公室隆重舉行,許多國內造船業的重量級人士也前來共襄盛舉。透過此一研討會,台船將定期與台灣航運業界分享研發、設計、市場趨勢、新生效法規及應用等最新資訊。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國際法規要求日趨嚴格,船廠整合先進船舶科技,減少船舶的碳排放,研發「節能環保船」(Eco ship),以符合2013年起生效的能源效率設計指標(EEDI),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提升船舶營運效能 未來將成台船的競爭利器
為此,曾國正指出,台船在SODO(Seaway Optimum Design and Operation,實海域最佳化設計與操作)的核心設計理念下,2005年起已首先啟動節能(Energy Saving,簡稱ES)計畫,針對船體線形、螺槳精進、提升推進效率、減重、節能裝置,以及主機、營運技術提升等多方面著手,分為ES10、ES20、ES30三階段進行,每一階段以節能10%為目標,逐年研究並將新穎技術落實於現行船舶中,而劍艏設計ES_SSB(Sea Sword Bow)更已成功引領世界風潮。 (相關報導: 「好想定居高雄!」外地愛排的丹丹只是基本款,這17家澎湃美味才是在地最推薦啊 | 更多文章 )
此外,因應全球智慧應用與大數據的浪潮,台船目前正推動一個名為「4IntShip」的嶄新計畫,主要內容包含「對內網路(Intranet)」、「對外網路(Internet)」、「全船整合(Integration)」,以及「智慧參謀(Intelligence)」等四大部分,利用網路與智慧化,提升船舶營運效率及工作人員的核心價值,這項計畫之成果,已陸續應用於實船,並顯著提升船舶營運效能,未來也將成為台船的一大競爭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