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發表就職演說:1992年兩岸會談是歷史事實

蔡總統發表就職演說:1992年兩岸會談是歷史事實

記者蘇羅達/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20日上午完成就職宣誓與簽署行政院長等人事任命後,於11點左右步出總統府發表各界矚目的就職演說。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她表示將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之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並強調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提出4項關鍵元素: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

蔡總統表示,她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總統,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對於東海及南海問題,她的主張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對於兩岸的對話溝通,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

蔡總統說, 1992年之後雙方20多年來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維護,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蔡總統也提到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

 

蔡總統就職演說全文如下:

 

各位友邦的元首與貴賓、各國駐台使節及代表、現場的好朋友,全體國人同胞,大家好。

就在剛剛,我和陳建仁已經在總統府裡面,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我們要感謝這塊土地對我們的栽培,感謝人民對我們的信任,以及,最重要的,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讓我們透過和平的選舉過程,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並且克服種種不確定因素,順利渡過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完成政權和平移轉。

台灣,再一次用行動告訴世界,作為一群民主人與自由人,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去捍衛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這段旅程,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親愛的台灣人民,我們做到了。

我要告訴大家,對於一月十六日的選舉結果,我從來沒有其他的解讀方式。人民選擇了新總統、新政府,所期待的就是四個字:解決問題。此時此刻,台灣的處境很困難,迫切需要執政者義無反顧的承擔。這一點,我不會忘記。

我也要告訴大家,眼前的種種難關,需要我們誠實面對,需要我們共同承擔。所以,這個演說是一個邀請,我要邀請全體國人同胞一起來,扛起這個國家的未來。

國家不會因為領導人而偉大;全體國民的共同奮鬥,才讓這個國家偉大。總統該團結的不只是支持者,總統該團結的是整個國家。團結是為了改變,這是我對這個國家最深切的期待。在這裡,我要誠懇地呼籲,請給這個國家一個機會,讓我們拋下成見,拋下過去的對立,我們一起來完成新時代交給我們的使命。

在我們共同奮鬥的過程中,身為總統,我要向全國人民宣示,未來我和新政府,將領導這個國家的改革,展現決心,絕不退縮。

未來的路並不好走,台灣需要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我的責任就是領導這個新政府。

我們的年金制度,如果不改,就會破產。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我們的能源與資源十分有限,我們的經濟缺乏動能,舊的代工模式已經面臨瓶頸,整個國家極需要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的人口結構急速老化,長照體系卻尚未健全。我們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落,完善的托育制度卻始終遙遙無期。我們環境汙染問題仍然嚴重。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我們的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困擾著所有家庭。我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我們的社會安全網還是有很多破洞。最重要的,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