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蔡政府1年經濟政績的笑話─在那些有說與沒說的數據之外!

民進黨公布蔡英文執政一周年的經濟成果發表。(民進黨中央提供)

民進黨中央上午舉行首場「365天我們一起完成的事」系列記者會,陳述多項蔡政府一年來執政成績數據,同時也拿馬政府同期數據來對比。對比效果極佳,顯示蔡政府執政的經濟表現優於馬政府─不過,民進黨中央完全沒意識到他們簡直在鬧笑話,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挖了一個深洞!

根據民進黨中央的說法,2016年蔡政府執政後,經濟成長率為2.88%、出口增長率為15.1% ,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貿易,更從國民黨執政的-11.5%,成長至9.4%,日、韓等國來台旅客大幅成長,勞工薪資也開始上揚。依照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的說法:「台灣經濟正在起飛」。

不過,這種詮釋在稍有經濟常識人眼中,大概只能苦笑以對,因為完全缺乏對全球與台灣經濟的的了解,而且掐頭去尾、不談經濟背景與趨勢,只拿一個孤零零的數字就可吹噓。

先看全球經濟,馬政府2008年5月上台,9月全球發生號稱百年僅見的「金融海嘯」,台灣出口訂單幾乎消失無蹤,最慘的月份是出口衰退了4成,經濟當然掉入衰退─當時經濟未衰退者幾稀 。但蔡政府上台時,碰到的是全球邁向復甦之時,以台灣而言,經濟從2015年第3季開始衰退,到2016年第2季才回到1.13%的正成長,之後出口也恢復正成長。蔡政府上台在2016年5月,正好碰上經濟從谷底回升的時候。這種比較能顯示蔡政府的經濟成績多棒棒嗎?

而且,如果經濟政績要這樣比,也可以這樣比的話,民進黨遲早要被電爆。

金融海嘯過了之後,台灣經濟出現V型大反彈;2009年衰退1.57%,2010年反彈出現10.63%的高成長,這個數字是連李登輝時代都未能實現過的高成長,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能歸功於馬政府有多英明、政策多正確,反正就是大谷底之後的大反彈─同時間星國成長率是14.7%哩。

當時馬政府都拿此數字誇說是「全球第4、亞洲第2」,但顯然沒多少人埋單;依照官方的預估,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大概就在2%上下,也不如這波不景氣前的4%;即使加倍努力、注入強力財政政策,就算加倍到4%,還是遠遠不能跟10.63%這個數字比,民進黨愛用這種數字亂比來誇功,那就等著以後被馬政府的「10.63%」電爆吧─除非再碰上經濟大衰退且隔年大反彈,否則這個數字未來永遠都不會再看到了。

至於其它民進黨歸於其執政功績的出口、對中國出口的數字,都可放在這個經濟脈絡內看,這些都算是在全球經濟上揚或下挫的趨勢中帶來的正負效益,不知道民進黨中央認為蔡政府執政有那些功勞?是不是乾脆把去年第2季就恢復正成長也歸功於其「即將執政」的功勞?

民進黨以「台灣經濟正在起飛」來形容經濟現況與誇耀政績,但在說這話前,先看看什麼叫「經濟正在起飛」。 (相關報導: 執政將滿周年,民進黨宣揚政績:出口和經濟成長數字亮眼 更多文章

一國的經濟是在「起飛」還是「地上爬」,不是隨便愛怎麼編派就怎麼編派,是有一定的條件與定義。所謂「經濟起飛階段」,主要根據是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經濟成長階段論」而來,在其定義的6個成長階段中的第3階段是「起飛階段」,這個階段除了有幾個要件外,形諸於數字的經濟成長率,大概是在10%左右─以台灣而言是1961-1972年被認為是「起飛階段」,這段時間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