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死就先埋!老礦工道出臺三線悲情軌跡

今年高齡80歲的老礦工黃日光,模擬當年入礦坑前,自己得先用木頭做支撐逃生口。(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住在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的黃日光,今年高齡80歲,18歲那年為了家計進入礦坑工作,在22年的歲月裡,幾乎都在暗無天日的礦坑度過。黃日光今(2)日在自家門前,用木頭搭起「ㄇ」字型的門,模擬當年入礦坑前,自己得先用木頭做支撐逃生口的無奈,他用「還沒死就先埋」道出礦工悲情心聲,也讓「浪漫臺三線」沿線故事更有張力。

內山公路見證歷史發展軌跡與產業興衰

自從客委會與新竹縣政府致力推動「浪漫臺三線」後,這條內山公路沿線的故事,一個個被挖掘出來。故事是由關西錦山里里長羅仕琦挖掘出來的,而新竹縣「故事屋角」台三線駐地工作站,在6日開幕後,就是要做「臺三線文藝復興運動計畫」的工作,深入瞭解臺三線沿線在地居民需求,結合在地人文脈絡、客家文史及凝聚社區共識,以見證臺三線歷史發展軌跡與產業興衰。

關西鎮錦山里長羅仕琦說,臺三線早期礦工克苦耐勞、勤奮的身影令人敬佩。(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關西鎮錦山里長羅仕琦說,臺三線早期礦工克苦耐勞、勤奮的身影令人敬佩。(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黃日光老先生說,他的年輕歲月都在礦坑裡度過,工資從一天50元到2000元,在民國60年代,那算是不錯的收入,他承認做礦工比較好賺,但那是要用生命去賭,他就曾經被活埋過一次,幸運被救出時,手因為被石頭壓到而變形,所以好賺是好賺,一不小心命都沒了,辛苦錢啊!在走過時代的變遷,黃老先生當礦工養活了家庭,讓孩子有所成就,「即便我只是一名礦工,但我相信我已經對自己這一生很負責了!」。 (相關報導: 「別嫌新竹無聊啦!」風城子弟公開私藏的11處免費景點,美度破錶還不花一毛錢 更多文章

關西鎮錦山里長羅仕琦表示,關西的煤礦與尖石煤源是同一個脈系,在光復初盛況時期,關西有13家採礦公司,有數百人從事採礦工作,養活許多家庭;礦工退休後,大部分從事務農工作,克苦耐勞、勤奮的身影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