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變成鋼鐵人、超擬真怪獸!他用人體獸首的摺紙作品,訴說「剝奪」的故事

摺紙藝術家鍾凱翔:我想用「剝奪」喚醒那些常被忽視的議題(圖/Hahow好學校 提供)

用片片紙張堆疊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摺紙藝術家鍾凱翔,在看似擬真的外表下,傳遞對環境、保育等議題深刻的反思與關注。

「天啊你居然有普羅米修斯的章魚怪!」我看著書櫃上的大章魚纏著光頭巨人模型,這經典的一幕,對著我的訪者發出讚嘆。

「對啊那超酷!我很愛那部電影,而且《異形:聖約》我也超喜歡!」回應我的是摺紙達人鍾凱翔,多年前在媒體報導上各位應該看過這位「紙箱鋼鐵人」的創作者,此時我正坐在他位於東海大學附近的工作室,旁邊就立著「鋼鐵人」作品本尊,環繞著我們的是數以千計的「變形金剛」、「異形」、「終極戰士」、「恐龍」玩具,進門還有一隻紙箱做的異形「抱面體」...我敢說這是我待過最酷的專訪場所!

(圖/林子威,Hahow好學校)
櫃子內滿滿都是凱翔收藏的公仔,旁邊就立著他多年前創作的「鋼鐵人」作品本尊(圖/Hahow好學校 提供)

「我最喜歡的還是終極戰士,他們背後有非常深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字、圖騰、符號、還有祭祀儀式跟建築,是個非常完整的『種族』,這種有蘊涵文化的東西真的吸引我,相較起來,異形就是見人就開膛破肚的生物!」凱翔談論起公仔帶給他的意義,總能看到更深的本質,甚至是文化;而他近期的作品相較起多年前的鋼鐵人,現在想傳遞的訊息也更多、更深遠。

鍾凱翔,你不是工匠,是藝術家

「其實我大二前沒有自己的作品風格,我一直都是做很寫實的動物、昆蟲,有天我拿著自己的《沒有表情的麻雀》給老師評鑑,他一句話點醒了我。」當時老師跟凱翔說「麻雀」非常寫實,但如果把標本跟這件作品放一起,路過的人會說:「喔,有兩隻麻雀!」而不會說:「噢!我知道這隻是鍾凱翔做的。」被點出沒有個人風格、辨識度極低,令凱翔感到震驚,把東西做得極像固然厲害,但這是「工匠」而不是「藝術」。

說著說著,凱翔拿出他從幼稚園就開始畫的繪本手稿,裡面收藏各式各樣的動物圖片,從小就喜歡寫實的東西,國小一路創作到大一,發現自己的作品都是在追求真實形象,但老師的一席話點醒了他:「這沒有分什麼對錯,只是突然有一個很不同的觀念進來我的腦袋,我瞬間被 Shock 到了!」

(圖/林子威,Hahow好學校)
凱翔侃侃而談他的創作歷程,曾被老師點出作品沒有個人風格令他相當震驚,在大二暑假偶然的創作卻令他找到了自己的作品風格(圖/Hahow好學校 提供)

大二那年暑假,在家裡感到無聊的他,隨手拿起牆角的紙箱切成碎片,拿起來捏一捏,再把形狀一片一片從頭黏到尾,最終變成一隻馬;那就是鍾凱翔「肌肉」系列的第一件作品:「鍾凱翔的風格,好像就是這樣子了吧!」不像「麻雀」追求每一片羽毛都要寫實無比,只是很純粹的線條與明確的輪廓,遠看一樣擬真到一眼就能認出這是隻馬,近看又能直接欣賞更直接、細緻的肌肉張力,就這樣,從大三開始凱翔的作品風格就確立下來了。

一場 18 分鐘的挑戰,從此打破沈默

別看凱翔正跟我侃侃而談,他自我爆料在高二時可是連話都不敢說的人!班上同學還以為他有自閉症;有次要跟人借橡皮擦,凱翔居然先盯著隔壁同學,直到對方跟他四目相接後,再看著他的橡皮擦⋯⋯回憶起過往他仍不解以前為什麼有這樣的舉動。但真正帶來改變是鋼鐵人、柯博文等紙箱作品被媒體大肆報導後,開始有人邀請他去演講,凱翔覺得自己總不能一輩子都不講話吧,就直接挑了場最大的邀請:中央大學的 TED。 (相關報導: 小小的鯊魚人玩具賣3000元!他自學設計、借錢開模,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玩具設計功力 更多文章

「光坐在台下等待我就嚇個半死了!你知道我的前一位演講者是誰嗎?是黃國昌老師,一進場簡直暴動了,他氣場真的很強,開始與結束全場都 high 到不行,我心想銼屎了,這根本不是暖場啊,是燃燒殆盡吧!」15 分鐘休息後,這位從未演講過的紙箱達人走上台,第一句居然是自首:「其實我很不會講話...」台下傳來陣陣鼓勵與掌聲,燈光全熄,凱翔說現場一位觀眾都看不到,他就這樣對著黑暗開始敘述自己的作品,沒想到傳來越來越多迴響與掌聲、笑聲,他開始越來越有自信,最後準時在 18 分鐘結束演講,從此再也不畏懼上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