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通過,中日關係怎麼走?G7高峰會日本態度將是關鍵

中國政府通過香港國家安全維持法,日前東京也召開研討會,不少日本國會議員出席,討論香港的未來。(圖/作者提供)

「你應該知道的是:港版國安法通過,引起各國的關注。作者分析日本目前採取相對沈默的態度,可能是擔心會對奧運舉辦和中日經濟往來造成負面影響。而日本若在即將舉辦的G7高峰會中,表達對此議題的看法,將會對日本、歐美與中國關係造成關鍵影響。」

香港版國家安全法,在6月30日正式被中國政府通過。日本官方對此表明「遺憾」之餘,日前逃犯條例修訂下引爆的反送中抗議滿一週年之際,日本民間也舉辦聲援香港的民主自由研討會。在6月9日當天於東京的眾議院會館發起紀念運動,包含香港民運人士周庭與區議員葉錦龍等則透過網路參加。會場不僅展示香港抗議者所戴的防毒面具外,還有催淚彈殼與抗議的旗幟等,現場還有日本攝影師所拍的香港抗議現場照片展示,並配合研討會解說,讓在場更多日本人理解香港民主運動碰到的困難。

香港社會也因國安法問題持續出現抗議,在場也有不少在日本就業的香港人,高舉旗幟與呼口號。一位30多歲在東京就職的張先生認為,中國政府聲稱國安法草案的「勾結境外勢力」,是很諷刺的說法。

因為香港一堆高官及其家庭都有英國護照,或是澳大利亞、紐西蘭或加拿大的公民權,相較於更多在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才出生、只能拿香港籍的抗爭年輕人來說,這些官員們才是真正在「勾結境外勢力」的人。

另一位在東京唸書的27歲香港籍男子David則表示,香港從19世紀開港以來,一直就受到歐美等西方價值影響,他苦笑說:「如果說勾結境外勢力,或許150多年前就開始勾結了」。他認為香港150多年來,變成中西文化的融合之處,香港在保留中國傳統文化之餘,對於西方的民主自由,尊重人權等更是不能放棄的。他們一直以來的抗爭,只是希望中國官方做到基本的信守承諾。

在東京都內舉辦的香港反送中一週年活動,現場展示香港抗爭者的防毒面具與催淚彈殼。(圖/作者提供)
在東京都內舉辦的香港反送中一週年活動,現場展示香港抗爭者的防毒面具與催淚彈殼。(圖/作者提供)

吸收人才步調加速?

面對近來中國官方在國家安全法步步進逼香港,包括英國、台灣、或是歐美各國等也在思索對策,怎麼幫助爭取民主自由的香港人,從延長居留期限到給予高度技術移民等,近來都成為討論方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也表示,將對於香港的金融人才等優先考慮引進,或許在將來,當香港進入高度金融風險時,會有更多香港人前往日本尋求機會。

住東京的香港人張先生表示,如果日本政府能給香港人更多機會,他當然很感謝。他也表示,香港人需要的是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支持,一旦選擇流亡他們都不願意,希望香港不會走到這一步。

張先生也感嘆,其實有經濟能力的香港人都早就移民其他國家,真正需要的反而是這些1997年後出生,存不到錢又沒有未來希望的10幾歲到20幾歲的年輕人,他希望這些世代能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在當時6月9日的一週年現場,不少日本人也跟在場的眾議員提議日本政府應該採取更積極的立場對香港民主表態。其中一位提問的日本民眾更悲觀的說:「如果日本政府不更積極,我覺得其實我們在這邊討論香港都沒有意義」。 (相關報導: 年銷1.5億真黃金!日研究員:台灣香蕉熱潮比珍奶還早100年,連皮也要吃下肚! 更多文章

自從香港2019年爆發抗爭以來,相較於歐美各國,日本政府一直都採取冷靜觀望的態度。只有安倍晉三在2019年10月23日會見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時,對香港局勢表達「深切憂慮」,強調一國兩制必須落實。但日中雙方的焦點依舊是在當時被拘留的日本學者,以及中國公務船進入尖閣諸島(台灣稱釣魚台)海域等,加上王岐山當時是參加新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雙方並沒有出現激烈交鋒。

在東京都內舉辦的香港反送中一週年活動,當天香港眾志成員周庭(現已退出)遠端視訊參加。(圖/作者提供)
在東京都內舉辦的香港反送中一週年活動,當天香港眾志成員周庭(現已退出)遠端視訊參加。(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