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2兆元,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兆元……中國新一輪刺激計劃是在「飲鴆止渴」嗎?

中國經濟2019:新一輪刺激計劃是在「飲鴆止渴」嗎?(BBC)

「歷史或以不同的方式重演,把我們帶到似曾相識的十字路口。」——說這句話的人在2019年初變得異常忙碌,中美貿易衝突與談判,不斷放緩的中國經濟,讓中國副總理劉鶴的角色既重要又困難。

劉鶴是在2018年1月達沃斯論壇上說出這番話的。彼時,中美貿易戰還未露端倪,中國經濟剛剛完成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2017年GDP首次突破80兆,成長6.9%,那是自2011年來中國經濟增速首次扭轉下行局面,企穩回升。

但僅僅幾個月後,畫風突變,隨著幾千億美元商品被加徵關稅,中興和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在歐美遭遇滑鐵盧,無論內外,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展望,陰霾密布。

看來歷史還是「把我們帶到似曾相識的十字路口」。

2008年初的溫家寶:中國要防止經濟成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10年前,當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時,中國經濟也在經歷一個高光時刻——2007年中國經濟增速超過10%,甚至財政收入比預算多收了7000多億元,時任總理溫家寶在2008年初還說,「中國要防止經濟成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同樣是在幾個月後,當金融海嘯的餘波跨過太平洋衝上中國的海岸,溫家寶的判斷變成「這場金融危機是歷史上罕見的」,以及「要千方百計防止金融危機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幾天後,中國宣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揭示出一個四萬億元級的經濟刺激計劃,當時低迷的全球經濟都為之一振,但很快,它被視為「飲鴆止渴」的計劃,推高了債務風險,吹起了地產泡沫。

當前的中國經濟,似乎正在重覆歷史,2019年「兩會」上現任中國總理李克強宣佈,減稅2兆元,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兆元等等。外界不乏有觀點認為,這是新「四萬億」計劃來襲,潛台詞是中國將在未來多年消化新惡果;也有聲音判斷,中國吸取了教訓,試圖通過一個「去糟粕取精華」後的刺激計劃來幫助放緩的經濟渡過2019年的險灘。

中國在2018年舉辦了首屆進口展,以提振外貿。Getty Images 中國在2018年舉辦了首屆進口展,以提振外貿。

「飲鴆止渴」的四萬億計劃

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似乎來得非常及時,計劃公布後不久,中國官方披露,11月中國進出口數據突然跳崖,出口增速從上月的19.2%下降到-2.2%,進口增速從上月的15.7%下降到-17.9%。

2019年2月,數據再次出現跳崖,2月出口同比下滑20.7%,創2016年2月以來最大。

寬鬆的貨幣政策也相似地如約而至。2008年,從9月16日到12月23日,央行連續五次降息。而在2018年4月17日到2019年1月2日,央行連續四次降低存款凖備金率。

大量的錢注入經濟,基建狂潮成為托底經濟的主力。2008年底開始,中國發改委突然放鬆審批條件,密集批複同意了28個城市的地鐵規劃,投資超過1兆元。事實上,「四萬億」中45%投向了公路、鐵路、機場和城鄉電網。

2019年初,李克強在兩會上宣佈,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兆元,這一規模幾乎與十年前相差無幾。瑞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將反彈至10%以上。 (相關報導: 新新聞》兩會現場:李克強談中美貿易戰,世界都期待中美協商有成 更多文章

對基建的大量投入,讓水泥行業突然紅火,部分地區現貨價格幾乎翻番。而不久前,水泥行業還因為「供給側改革」而關停並轉,困頓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