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白宮新內閣的五大看點

美國總統拜登3月31日在賓州匹茲堡發表演講,公佈了總支出達2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American Jobs Plan)。(美聯社)
Biden chairs his first cabinet meeting
Getty Images
拜登主持首場內閣會議。

花了三個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終於敲定他的白宮內閣,這些人將會是未來協助拜登施政的高級幕僚。星期四,總統首次與他的團隊坐下來開會。

上周勞工部長馬蒂·沃爾什(Marty Walsh)參議院確認提名後,拜登(Biden)完全填補了總統內閣成員的所有15個職位。

確認任命的過程很緩慢,候選人任命程序以及參議院確認任命聽證會受到延誤,部分原因是共和黨對拜登總統的勝利提出挑戰,以及前總統特朗普捲入的彈劾案。

在拜登任期約60天,他已趕上其他前任總統的進程,把自己的主要負責人放在相關部門中。他是自1981年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以來首位成功確認其所有原屬內閣提名的總統。

這是拜登新內閣五個關鍵要點。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BBC

多元化的團隊-但有另外

拜登的15個內閣成員中,只有五個是白人直男,這比例是歷來最低的。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內閣有11名白人男子,而之前該比例最低的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14名成員中有6名。

拜登的內閣有許多創舉。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是第一位女性財政部長。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是首位美國原住民女性內政部長。

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成為首位公開其同志身份的內閣成員。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Lloyd Austin)是首位領導五角大樓的黑人。澤維爾·貝塞拉(Xavier Becerra)和亞歷杭德羅·馬約爾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分別是首任西班牙裔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和國土安全部部長。

Biden cabinet picks
BBC

上圖五張黑白照是白人男子。其他彩色圖片則是以下其中一種:女性、少數族裔和同志社群。

拜登內閣成員中唯一缺席的是沒有亞裔或太平洋島民(AAPI),這倒是21年來的首次,因而引起了一些民主黨人的批評,雖然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賀錦麗)具有南亞裔血統。

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塔米·達克沃思(Tammy Duckworth)說:「被人告知『好吧,你有卡瑪拉·哈里斯,我們為她感到驕傲;你不需要別人了』,這是一種侮辱。」

亞太美國國會研究所主席瑪達琳(Malalene Xuan-Trang Mielke)在1月份的聲明中警告說,拜登冒險疏遠美國選民中增長最快的種族或族裔群體。

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有1100萬名有AAPI血統的美國人投了票,根據出口民調,拜登以2比1的優勢勝過特朗普。

她說:「即將到來的政府明目張膽排拒AAPI族群,是離棄和消滅AAPI社群。」

險勝

拜登的內閣人選在參議院的平均獲得48票,算是能得到跨黨支持。

只有內政部長哈蘭德和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貝塞拉,在議會內面臨嚴峻考驗。

哈蘭德是新墨西哥州的前女議員,她過去對能源政策的看法遭到強烈反對。

在任命聽證會上,她反對公共土地上油頁岩「壓裂」的以及支持針對解決氣候變化的「綠色新政」計劃,因而多次受到挑戰。 (相關報導: 解析莫三比克危機:屍塊遍地、燒殺擄掠……恐怖叛軍為何血洗天然氣重鎮? 更多文章

最後,只有四名共和黨人投贊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