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2018年縣市長選戰綠營崩盤慘劇重演 國民黨為何能夠逆風大勝?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1位國民黨黨務要角指出,當民心對於「抗中保台」的認知,從捍衛民主自由價值,轉變為要準備開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理性選民,對地方選舉還來這一套的反感。圖為總統蔡英文。(柯承惠攝)

朝野激戰的年底縣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執政的民進黨重演2018年崩盤慘劇,在12月補選嘉義市以外的21縣市中,民進黨只拿到5席,雖贏得澎湖縣,卻失守桃園市、基隆市及新竹市,反觀國民黨在13縣市勝選,丟掉苗栗縣、澎湖縣及金門縣,看似不如4年前15縣市的戰果,但其實苗栗縣、金門縣仍由泛藍執政,加上一舉收復台北市、桃園市2都,基隆市也苦戰勝出,整個北台灣重現藍天,可說是空前大勝。

如果把時間倒回8個月前,若說國民黨能在年底縣市長選舉獲得如此豐碩戰績,一定會被國民黨內絕大多數人認為頭腦壞掉。今年3、4月間,國民黨剛遭逢4大公投全軍覆沒、台中2選區立委補選失利等一連串挫敗,政黨支持度迅速崩跌到1成5以下,緊接著國民黨內中常委選舉爆發賄選疑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未能斷然處理,不但衝擊自身領導威望,更讓國民黨形象大傷。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