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下周將單獨訪問中國的消息,讓歐盟的一些官員都感到意外。他此次與習近平會面,將沒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同行。
歐盟方面24日證實,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將於12月1日前往北京訪問並同習近平舉行會談。中國在經過近3年疫情封控重啟外交國門後,米歇爾是繼德國總理蕭爾茨之後,第二位到的歐洲領導人。
不過米歇爾此行打破了歐盟保持了十餘年的一個慣例:即歐洲理事會主席一般與歐盟執委會主席一同訪華, 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歐中峰會,比如上一屆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和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據美國政論雜志Politico報道,多名歐盟成員國外交官表示,他們對米歇爾訪華的消息感到意外,抱怨被蒙在鼓裡。
一名外交官表示,在常駐歐盟代表--即27個成員國駐歐盟大使的層面,布魯塞爾完全沒有提及這次訪問。另一位外交官說:"我敢肯定柏林和巴黎被徵求了意見。"
歐洲理事會官網發布消息稱:"在緊張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的背景下,這次訪問對於歐盟和中國來說都是一個及時的接觸機會。歐盟和中國領導人將討論全球挑戰以及共同關心的話題"。
如何處理歐中關係,將是兩位領導人下周會談的主要議題。其中包括中國的人權狀況、歐盟同中國的貿易關係、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以及北京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等等。
制裁與禁言
自2019年歐盟將中國定義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後,歐中關係每況愈下。歐盟試圖形成統一的對華戰略,但在推動過程中困難重重。
2021年3月,圍繞新疆少數民族人權受侵犯,歐盟首次對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北京立即推出針對歐盟個人和實體的反制制裁,此後雙邊關係更是陷入低谷。歐盟還擱置了歐中投資協議的批准程序。
有報道稱,歐盟即將延長對華制裁。在下周成員國常駐布魯塞爾大使會議上,將磋商對侵犯人權的國家的制裁問題,中國也列在其中。之後在12月初的歐盟外長會議上,將確認延長制裁。
11月初還發生過一個小過結:上海進博會邀請米歇爾錄制的一段視頻致辭因其批評性內容沒有在開幕式上播放。布魯塞爾稱已就此同中國進行了交涉。米歇爾在講話中譴責侵烏戰爭並呼籲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米歇爾與人習近平上一次舉行面對面會談是在2018年。今年4月,米歇爾曾同習近平進行過視頻會晤。前不久兩人同時出席了巴釐島的G20峰會上,期間米歇爾曾表示:"歐盟需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係,因此,傾聽對方促進理解就顯得至關重要。"
習近平在巴釐島出席G20 峰會、隨後赴曼谷參加亞太經合組織返回北京後,已連續數日沒有在公共場合露面。外界有猜測認為他還在新冠隔離中。這樣猜的直接原因是,在曼谷習近平曾與香港特首李家超相鄰而坐,而後者一回到香港就檢測出新冠陽性。
(綜合報道) (相關報導: 如何阻止武統台灣?華府智庫:與習近平保持直接溝通,盡可能告訴他「後果有多慘」 | 更多文章 )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