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專訪:我們要投資者,不是短線投機者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紐約證交所接受訪問,意興風發。(美聯社)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美國風光上市,創辦人、董事長馬雲成為中國首富,他日前在紐約接受《新浪》專訪,就阿里上市的感受、生態系統建設、國際化戰略和收購理念等問題侃侃而談。

馬雲表示,阿里巴巴成功上市,自己充滿感恩、壓力和敬畏;股價跌漲只是暫時,阿里巴巴看重的是長遠發展,在意的是長線投資者;阿里巴巴不走帝國模式,要建設多樣化生態系統。阿里巴巴的國際化是幫助全球中小企業,必須堅持自己的戰略願景和價值觀;收購的標準是是否吻合阿里的使命,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去發展。

以下是專訪全文

問:阿里成功上市,股價飆升,你的心情怎樣?

馬雲:我心裡想的是未來。股價越往上走,我們的壓力就越大,反而會覺得緊張。阿里的成功上市,我和整個團隊的心情都比較複雜,其中既有感恩,也有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我們感受到的信任和責任。阿里未來的挑戰還很大,我們沒有別人所說的那麼好,也沒別人說的那麼差。阿里只有15年歷史,股價漲的那麼高,不一定是好事。

我對股價沒有任何看法,也不會花時間去看股價。股價本來就是市場的事情,高了會漲,漲了會吐,吐了會跌,都很正常。我要考慮很多事情,沒有心思去考慮股價。當然我現在也不好評論股價,但也沒興趣去考慮。因為這不是我要的東西,阿里不會在意當下。我們要走102年,未來還有87年呢,切忌去關心這些東西。投資者也不能只看眼下股價,因為我們要的是投資者,而不是短線投機者。

我們沒有去怎麼慶祝,但是充滿了感恩。我還要感謝我們的同事,整個上市流程走的非常順利,要和這麼多銀行和律師合作。我覺得整個過程很完美,但其中的工作很艱難。我們要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同樣需要感恩的是,99%的媒體都對我們很友好。

問:選擇讓8名客戶上去敲鐘,阿里想傳達什麼信息?

馬雲:這不是要表達什麼信息,而是一種自然的行為。首先,我們一直相信「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這是我們的信念。讓8名客戶上去敲鐘,是我們30個合夥人全體通過的。其次,我們努力15年就是為了客戶的成功,這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我們這些人上去露相,多一次少一次,其實沒有太大意義。但對這8個人卻意義重大。我曾經提過很多次,「中國10大經濟人物」可以有小網商或者快遞員。我沒法左右那個評選,但這個(讓8位客戶上去敲鐘)是我可以決定的。我覺得他們才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如果真要說表達什麼信息的話,那麼我們是真心誠意認為,他們的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

問:上去8名客戶中有一半都是女性比例。

馬雲:阿里的女性比例也非常高。我們創始人一半是女性,而且41%的員工、36%管理層和24%高管,都是女性。阿里的女性比例可能是全世界大公司裡面最高的了。在我們看來,沒有男人和女人之分,只看是否有能力能否勝任,而不會有性別考慮。當然,我覺得要是我有個女老闆也不錯。(笑)

問:阿里的生態系統建設是怎樣的思路?

馬雲:關於生態系統建設的思路,我們曾經糾結過。因為原來的大企業走的都是帝國思想,我不喜歡這種理念。這種強勢的、以我為中心的觀念在21世紀是不會成功的。阿里之所以能成功,和其他公司的差異就在於: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是建平台,我們明白要幫助小企業,就需要建設一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