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家盟痛批教育部響應「國際反恐同日」:同性性行為如同毒品,具有傳染性

台大學生生會性別工作坊舉辦「粉紅快閃圍西門、為愛高歌反恐同」活動,呼籲社會大眾支持性別平權,打破異性與同性之間高牆。(吳逸驊攝)

5月17日是「國際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IDAHOT),以喚醒人們關注因為對同性戀恐懼而產生的各項歧視與暴力行動。教育部也共襄盛舉,透過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網頁呼籲落實校園性霸凌防治。不料此舉激怒了強烈反同的「台灣守護家庭聯盟」(護家盟),護家盟痛批教育部「公然伸張同志議題」,犯了「嚴重的邏輯混淆與錯誤」,並再次強調「同性性行為如同毒品,具有傳染性」、同志「純粹是性器官、性對象與性行為的誤用或濫用」。

台大學生生會性別工作坊舉辦「粉紅快閃圍西門、為愛高歌反恐同」活動,呼籲社會大眾支持性別平權,打破異性與同之間高牆。
台大學生生會性別工作坊舉辦「粉紅快閃圍西門、為愛高歌反恐同」活動,呼籲社會大眾支持性別平權。(吳逸驊攝)

護家盟強調「多數人對同志問題的根本態度在於厭惡同性性行為及其擴散」,因此同志問題與性別平等無關。而且過去同志議題只是「隱藏在性別平等議題內」,如今教育部網頁公然伸張同志議題,將性別平等與同志保護放在首位,「這既惡劣,又是錯誤邏輯」。

「我是一個堅強的黑人女同志,每當我這麼說,感覺就更為美好。」
「我是一個堅強的黑人女同志,每當我這麼說,感覺就更為美好。」

護家盟進一步指稱,把同志納入性別平教育法是根本上的錯誤,同志是性對象與性行為的錯亂,與性別或性別平等並沒有必然關聯。但整個「性別平等教育法」不但完全沒有提到「男女」兩個字,且過度著墨同志保障,如今教育部又配合國際日刊登此文,坐實性平教育等於保護同志的偏頗政策,令護家盟難以認同。

「與自己心愛的人結婚,是每一個美國人的憲法權利。」
「與自己心愛的人結婚,是每一個美國人的憲法權利。」

護家盟譴責教育部「以國家單位來替同志護航,是在戕害下一代的人格完整與性行為正常發展。」護家盟之所以極力反對同志宣揚同性性行為,是因為「同性性行為如同毒品,具有傳染性,誘導兒童與青少年去模仿、學習與嘗試。」而且許多青少年「因異性戀失敗後被同志引誘而走入同性戀」。

護家盟雖然聲稱自己「並不恐同或反同」、「對同志仍是疼惜與充滿愛」,但是強調他們「反對同性性行為的宣傳、張揚、公然展演」,對於同志性行為「忍受、管教、不認同」;對於性行為的擴散「反對、禁制、嚴厲對待」。

「我就是我。我是一個人。這就是我的本質。」
「我就是我。我是一個人。這就是我的本質。」

今天(5月17日)是「國際反恐同日」,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配合刊登了一份「響應5月17日國際反恐同日」的網路貼文,將性別平等與同志保護放在首位,台灣守護家庭聯盟(護家盟)指出,這是嚴重的邏輯混淆與錯誤,不但偏離「性別平等」根本精神,同時也把同志與性行為混為一談。實際上多數人對同志問題的根本態度在於厭惡同性性行為及其擴散,而非恐懼或厭惡同志本人,「恐同」名稱不但無法反應多數人的現實心情,也悖離性別平等的本質與事實。

過去同志議題隱藏在性別平等議題內,如今教育部網頁公然伸張同志議題,貼文說,教育部呼籲「國際反恐同日」之宗旨與我國「性別平等教育法」所定性霸凌防治之定義與精神一致。亦即教育部藉著「國際反恐同日」已經明張目膽將同志議題與性別平等放在一起,這既惡劣,又是錯誤邏輯。 (相關報導: 「身障者沾同志議題 身分更低下」 障權會譴責護家盟:消費身障者尊嚴 更多文章

第一,把同志納入性別平教育法是根本上的錯誤。「性別平等」不能脫離兩性間的脈絡,是男女之間因缺乏完整理解造成彼此關係上的緊張與歧異,與「性別特徵、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等所謂同志特質並沒有直接關聯,同志是性對象與性行為的錯亂,與性別或性別平等並沒有必然關聯。男女同性戀者及雙性戀者從來就不會把性別搞錯,他們都一再呼籲他們沒有性別障礙、不要對他們污名化,男女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根本上與性別平等無關,卻被拿來作為性平教育的內容,非常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