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台灣職棒從1990年初創的4隊,到兩聯盟對抗時期的11隊,兩聯盟合併後6隊,一度因放水球事件又剩下4隊,在球迷積極進場後,因為中信、富邦和日商樂天各自購買球隊,雖然仍是4隊規模,但已變成「超大型企業戰場」。
近幾年球迷不斷希望有新企業入場,一方面是希望過去「一隊收聯盟就倒」(職業運動聯盟起碼要有4隊才能運作)的走鋼索恐怖狀況不要繼續維持;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對戰組合可以看──4隊的聯盟有6種對戰組合,多1隊變成5隊對戰組合馬上增加到10種,若再多1段變6隊對戰組合更會增加到15種、是4隊的2倍半。聯盟前任會長吳志揚任期內成功邀請頂新魏家重組味全龍加盟,於是第6隊就成為現任會長蔡其昌必須完成的「任務」。
身兼立法院副院長的蔡其昌,於是找上握有「MOD」IP電視系統,近年體育競賽轉播做得風生水起的公股企業中華電信組隊加盟,並將主場放在職棒隊屢次「烙跑」,目前沒有球隊進駐的南部第一大都高雄。事實上,公股企業在「政策目的」下入主職棒球隊已有先例,2003年合併時,為避免來自台灣大聯盟的金剛隊沒有母企業注資失去加盟資格,當時執政的陳水扁政府還讓公股的第一金控先出面注資,直到隔年La new正式入主。
不料就在中華電信組隊加盟職棒的消息開始在媒體流出後,忽然中信集團掌門人、也是中華棒協會長、職棒中信兄弟老板的辜仲諒,在兄弟封王的慶功宴上忽然表示台鋼有意組隊成為職棒的第6隊,讓大家議論紛紛,因為比起目前職棒4隊的富邦、中信、統一以及日本大型IT企業樂天,這些赫赫有名的大企業集團,台鋼到底是何方神聖實在沒有太多人知道,甚至還有人誤以為台鋼是「正名」後的公股企業中鋼。
其實台鋼集團謝裕民近幾年在生技、網通資本市場上表現搶眼,接連搶下多家上市櫃公司經營權,讓公司派是聞風喪膽,這篇《新新聞》2020年的報導,就大致描述了謝裕民的經營風格和「打獵」技巧。透過本文,讀者們應該會比較了解,何以台鋼有此底氣與富邦、中信、頂新、統一等超大型企業集團比肩。(新新聞編輯部)
2020年6月15日,友訊召開股東常會,進行董事改選。這是繼6月1日,市場派主導解任公司派的四普董與一獨董後,正式由市場派取得經營權,並由前友訊董座李中旺回鍋擔任董事長,甚少露面的台鋼集團會長謝裕民親自到場力挺李中旺。
這是今年第一場最激烈的經營權爭奪戰,但卻不是台鋼的第一場戰役,早在5月11日,台鋼已悄悄吃下上櫃生技股加捷生醫,由台鋼集團旗下的金智宏投資擔任董事長,台苯也參與其中。台鋼集團開始跨足生技行列。
第一獵鷹》台鋼謝裕民,9年入主15家公司
支持《新新聞》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謝裕民絕對是當前資本市場最強悍的「獵鷹」,每年至少都有兩件以上的經營權代表作,今年是友訊與加捷生醫,去年是台苯與光洋科;只要有上市櫃公司被台鋼盯上,幾乎難逃他的「掌握」。他無役不與、無役不勝,因為他擅長等待,等到獵物到手,就像台苯,他等了6年,友訊等了3年。
出身於鋼鐵業的謝裕民,是前桂宏鋼鐵負責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桂宏周轉不靈倒閉。謝裕民一度被控掏空桂宏與桂裕83億元,官司打了十多年,最後謝裕民被判緩刑5年結案,於2011年進入市場布局,2013年正式復出。當時他還負債數十億元,靠著併購擴展版圖。他現在已成為總市值數百億元、總營收700億元的大集團會長,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辜仲諒在中信兄弟封王宴上,透露台鋼有意進軍職棒。(資料照,盧逸峰攝)
謝裕民以金智富資產管理做為第一線部隊,從最熟悉鋼鐵業出發,陸續以「借殼」的方式,入主慶欣欣鋼鐵、春雨鋼鐵、久陽精密、沛波鋼鐵、官田鋼、春日機械、易昇鋼鐵、桂盟、榮鋼等;從上游併到下游,吃下10家鋼鐵相關行業,形成鋼鐵一條龍,震驚台灣鋼鐵業界。目前集團年營收達700億元以上,與中鋼及燁隆兩大鋼鐵集團互別苗頭。
除了鋼鐵本業外,謝裕民也布局網通業。2008年他先以私募方式入主網通類股享承,後改名為易通展,之前入主的訊康(後改名為桂盟國際)也是網通股。因此,謝裕民日前才會說對網通與5G發展有興趣,3年前已布局友訊,今年才正式出手。
為了幫友訊李中旺澄清,過去甚少面對媒體的謝裕民日前出面接受媒體專訪,說明他是今年3月透過前友訊總座認識李中旺,不是李中旺找台鋼入主,強調李中旺沒有背叛公司派胡雪。
至於哪類公司會成為謝裕民的獵物?他跟媒體坦言,他專找「股價淨值比低、董監持股少,有不穩定的董事會」,或是「僵化」的老公司,如春雨、榮剛等。
跟一般炒股集團不同的是,謝裕民對要併購的公司有3原則:1是要保本,確認買了不會輸;2是有策略合作可能性,能夠幫助集團內的公司;3是有團隊能經營。其中,改造春雨從虧損到賺錢,3年都有配股利,是他頗為得意的佳作之一。
第二獵鷹》寶佳林家父子,專找金融股下手
相較於低調併購的台鋼,建築業起家的寶佳集團,堪稱是台灣當前最叱吒風雲的金融獵鷹,每次出手都以「萬眾矚目」的方式現身。從中信金、新光金、台新金、元大金與永豐金,寶佳集團林陳海與林家宏父子鎖定「狙擊」的對象,都是台灣最受關注的金控家族,動作之大,總是讓這些金控家族「聞之色變」。
跟謝裕民專挑僵化老公司的策略不同,林陳海父子專找股本動輒上千億元的金融股下手,每次最多會買到接近上限10%,砸下100~200億元資金,對上千億元資產的林家父子像是九牛一毛。
從「狙擊」金融股的結果看來,寶佳通常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先是大張旗鼓要搶金控董事席次,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像是之前的台新金、今年的永豐金,等金控自己回頭審視,才發現寶佳早在高點降低持股。市場認為,獲利入袋才是寶佳投資金融股的「目的」。
據估算,寶佳資產以其兩百億元的操作資金,近三年靠著投資金融股賺進了50~60億元,每年獲利約為10%,績效比基金經理人還高。
近兩年,寶佳已將目標轉向傳產業,不僅當起永大電機市場派的金主,還大買東元股票,當前已持股超過20%,成為東元第一大股東,遠遠贏過董事長黃茂雄家族持股,讓黃茂雄頗為擔憂。據了解,寶佳對東元跟金融股不同,是以入主的姿態買進,未來持股至5成也不足為奇。
第三獵鷹》和大沈國榮,新崛起的狙擊手
汽車零組件大廠和大工業沈國榮,近幾年因身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供應鏈,而備受投資市場青睞,股價從2013年9月的26元開始大漲,2016年4月最高來到173.5元,當前也都有百元水準。
曾任民進黨台中縣黨部主委的沈國榮,一向不怕挺綠的身分曝光,對政治常有些建言。其實他對併購市場並不陌生,早在10年前,他就入主工具機廠高鋒,沉潛8年後,於2018年拿下輪胎廠華豐橡膠的經營權,終結華豐不斷易主的命運。有趣的是,他找來媒體人、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嶠奇擔任華豐總經理,引起市場不小話題。
沈國榮曾任民進黨台中縣黨部主委,一向不怕挺綠的身分曝光。(新新聞資料照)
今年沈國榮「狙擊」上市櫃公司的動作更加積極。以經銷維骨力出名的慕康生技,在6月11日舉行股東會,華豐取得4席董事,贏過對手大統生技的3席董事,取得經營權,正式入主生技公司。
不僅如此,沈國榮最近看上全球鍛造輪圈大廠巧新,已在公開市場建立持股,並有意介入今年底巧新的董監改選,準備與有大股東林滄海支持的公司派搶奪經營權。
據了解,華豐現任副董事長丘世健,是鑄造輪圈大廠健信的大股東,他在2017年挖角巧新靈魂人物、前總經理石呈澤擔任健信總經理,引爆巧新的內鬥,還讓石吃上內線交易的官司。如今,健信挾著華豐一起搶巧新經營權,也算一種復仇。
低調獵鷹》龍邦朱國榮,盯上泰山經營權
(本文刊登於2020年6月18日出版的1737期《新新聞》)